-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言(bù yán)的意思:指不说话,保持沉默。
插秧(chā yāng)的意思:指在田地里插秧苗,比喻开始做事或开始进行某项工作。
矗矗(chù chù)的意思:形容高耸挺拔,矗立不倒。
花边(huā biān)的意思:指事物表面上的装饰或附加部分,与主要内容相比较,具有次要性或不重要的性质。
黄昏(huáng hūn)的意思:指太阳下山后,天色暗淡,天黑之前的时段,也用来比喻事物的末期或衰退阶段。
近是(jìn shì)的意思:指人与人之间关系密切,亲近无间。
灵隐(líng yǐn)的意思:指山水幽静、景色秀美。
流水(liú shuǐ)的意思:形容水流不断、源源不绝的样子,也用来比喻事物连续不断、不停地发生。
鸟外(niǎo wài)的意思:形容人离开家乡或原来的地方,到外地或陌生的环境中生活。
人烟(rén yān)的意思:指人口众多、繁华的地方。
是人(shì rén)的意思:指人品、品德好。
诗本(shī běn)的意思:指诗歌的集合,也指用来创作诗歌的书籍。
疏钟(shū zhōng)的意思:指钟声清脆悠扬,声音洪亮悦耳。
所见(suǒ jiàn)的意思:所看到的事物或情况。
田田(tián tián)的意思:形容庄稼长势茂盛,丰收的样子。
武陵(wǔ líng)的意思:指能武能文、兼具武艺和文化修养的人。
徙倚(xǐ yǐ)的意思:倚靠、依赖。
野田(yě tián)的意思:指田地荒芜、草木丛生,形容荒废、不经营的田地。
杖藜(zhàng lí)的意思:杖藜是一个形容词,意思是指行走艰难、步履蹒跚的样子。
钟灵(zhōng líng)的意思:形容思维敏捷、反应迅速、机智灵活。
灵隐寺(líng yǐn sì)的意思:灵隐寺是浙江省杭州市的一座古老寺庙,也指隐匿在深山幽谷之中的寺庙。
武陵源(wǔ líng yuán)的意思:指美丽的山水风景。
- 注释
- 太冲、表之、公实:太冲,表之,其人未详;公实,指郑湛。
野步:野外散步。
矗矗:高耸貌。
田田:鲜碧貌。
灵隐寺:佛寺名,在杭州。
武陵源:地名,见陶渊明《桃花源记》,盖假托以为乐土者。
杖藜:拄着手杖行走。
杖,名词动用,藜,植物名,茎可为杖。
徙倚:徘徊。
- 翻译
- 四周群山巍然矗立中间田野一片,近处都是人家远处隐约可见山村。
飞鸟去处时而传来灵隐寺的钟声,野花芬芳流水潺潺犹如武陵桃源。
一路所遇就是画原非笔墨能描摹,野游所见皆是诗本非语言能形容。
为看农夫田间插秧使我流连忘返,拄着藜杖时走时停不觉已到黄昏。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宋代诗人洪炎在四月二十三日晚上与友人太冲、表之公实一起野外漫步的情景。首句“四山矗矗野田田”展现了周围的山峦起伏和田野广阔,显示出自然的宁静与辽阔。接着,“近是人烟远是村”点明了远处村落的炊烟袅袅,透露出人间烟火的气息。
“鸟外疏钟灵隐寺”通过远处寺庙传来的稀疏钟声,增添了神秘与禅意,暗示了诗人内心的静谧。而“花边流水武陵源”则以武陵源的美景比喻眼前的田园风光,流露出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向往。
“有逢即画元非笔,所见皆诗本不言”这两句表达了诗人认为眼前的一切无需刻意描绘,本身就是一幅幅生动的画卷和诗意的源泉,体现了他对生活的深刻感悟和对艺术的极高审美。
最后,“閒看插秧欲忘返,杖藜徙倚到黄昏”写诗人沉浸在农耕劳动的场景中,流连忘返,直到天色渐晚,仍手持藜杖缓缓漫步,表现出诗人对田园生活的深深喜爱和对归隐生活的向往。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乡村景色,融入了诗人的情感体验,展现出宋人对自然与生活的独特理解和欣赏。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奉和圣制新春
斗柄东回六合春,尧天历象与时新。
铜壶瑞气延疏漏,青辂祥风绕画轮。
云里楼台高郁郁,雨中原隰碧鳞鳞。
千枝彩萼梅英吐,百尺金丝柳带匀。
秉箓调元功有序,在璿观妙政惟醇。
仰瞻魏阙宣和会,共识皇恩子万民。
说之方忧韩公表大夫疾遽致仕乃蒙传视送陈州王枢密诗十首意典辞丽忻喜辄次韵和呈以公若登台辅临危莫爱身为韵·其六
末宦从远投,沈痾得此心。
愿言曲神降,何用官鬼临。
幽兴落醴浦,清梦绕崧岑。
使我既惭昔,奈何复愧今。
秋感
邻鸡鸣已过,吾鸡一何懒。
要稳土人眠,高视清秋晏。
惜哉清秋时,留客久异县。
莫谓兹荒陬,千令洿畿甸。
黄屋在扬州,江山被恩幸。
肥羜翻吴羹,宫妆惊楚练。
虽云胡马阵,敢敌水龙鉴。
有事郊三年,神降乐六变。
万国走玉帛,两京锁宫殿。
明发迎归路,兹夕泪如霰。
孤旅愁思绝,一身几忧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