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读匡云上人募佛像疏偈》
《读匡云上人募佛像疏偈》全文
明 / 林熙春   形式: 偈颂  押[真]韵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本来(běn lái)的意思:原本,本身应该如此

丁兰(dīng lán)的意思:形容草木茂盛的样子。

何须(hé xū)的意思:表示不需要或没有必要做某事,也可以用来劝告别人不必要的行动。

何处(hé chǔ)的意思:指不确定的地方或未知的位置。

精神(jīng shen)的意思:指人的意志力、毅力和精神状态。

刻木(kè mù)的意思:指官员或吏员在工作中刻苦勤奋,努力为民众服务。

菩提(pú tí)的意思:指佛教中的菩提树,比喻佛法的真理和智慧。

前因(qián yīn)的意思:指事情发生的原因或导致结果的因素。

人言(rén yán)的意思:指别人的言论、议论。

色身(sè shēn)的意思:指人的外貌、容貌。也可指人的身体、肉体。

舍身(shè shēn)的意思:为了某种目的或信念,毫不顾惜自己的生命或身体。

身外(shēn wài)的意思:指超越个人私利,超脱尘世纷扰,追求高尚境界。

外传(wài zhuàn)的意思:指传播、宣扬某种事物或消息到外面去。

学佛(xué fó)的意思:

(1).学习佛法。谓出家做和尚。 唐 方干 《贻亮上人》诗:“人间学佛知多少,浄尽心花只有师。” 唐 黄滔 《送僧》诗:“纔年七岁便从师,犹説辞家学佛迟。” 五代 徐夤 《山寺寓居》诗:“披緇学佛应无分,鹤氅谈空亦不妨。” 宋 李觏 《回明上人诗卷》诗:“学佛有餘力,吟诗过一生。”
(2).指信仰或研究佛教。 唐 郑愚 《潭州大沩山同庆寺·大圆禅师碑铭序》:“知余学佛,求为讚説。”《新五代史·杂传·马胤孙》:“ 胤孙 既学 韩愈 为文,故多斥浮屠之説,及罢归,乃反学佛,撰《法喜集》、《佛国记》行於世。”

寻真(xún zhēn)的意思:寻找真理、追求真相

因心(yīn xīn)的意思:因为内心的原因;出于内心的愿望或意愿。

总是(zǒng shì)的意思:始终如一,一直都是这样

即心即佛(jí xīn jí fó)的意思:即心即佛,意为心与佛不分离,即心即佛的境界。表示修行者在修行过程中,要将心与佛融为一体,心中有佛,佛在心中。

鉴赏

这首诗以深邃的哲理和独特的视角,探讨了佛教与儒家思想的融合与对比,以及对“心”、“佛”、“身”等概念的深刻理解。

首先,“人言即心即佛,菩提无树前因”,开篇即提出“心”与“佛”的关系,认为人心即是佛性,菩提树象征觉悟之源,但真正的觉悟并非依赖于外在事物,而是内在心性的觉醒。这里强调的是内心世界的探索和自我觉悟的重要性。

接着,“本来色身是幻,何须身外传身”,进一步阐述了对“身”的看法。认为人的身体不过是虚幻的存在,不应过分执着于肉体,而应追求精神层面的提升和解脱。这体现了佛教中“空”与“无常”的观念,以及对物质世界相对性的认识。

然后,“儒有丁兰刻木,总是如见精神”,将儒家的孝道观念与佛教的“心”相联系,通过丁兰刻木的故事,说明即使在物质世界中,也能通过内心的敬仰和精神的寄托来表达对亲人的怀念和尊重。这展示了不同文化背景下的道德情感与精神追求的相通之处。

最后,“学佛因心求法,舍身何处寻真”,总结了学习佛法的关键在于内心的探索和实践,而非外在形式或物质的追求。真正的真理和解脱,只能在内心深处找到。这句话强调了个人修行和内在觉悟的重要性,是对佛教核心教义的深刻诠释。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比佛教与儒家的思想,探讨了“心”、“佛”、“身”的本质,以及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实践这些哲学理念,展现了作者对人生、宇宙和自我认知的深入思考。

作者介绍

林熙春
朝代:明

林熙春,字志和,号仰晋,生于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海阳龙溪宝陇村(今潮安庵埠)人。出生后父母相继亡故,家境中落,全凭嫂嫂抚养成人。但据志书所载,林熙春于明万历十一年(1583年)中进士后,授四川巴陵县令,不久即“以内艰归”。所谓“内艰”,即母丧(按,俗称父丧为外艰,母丧为内艰,统称丁忧,丁艰)。据此,乃母似应逝于他登第授官之后。当然,这也不排除林熙春视嫂为娘的可能。据称,林熙春为报答嫂恩,登第后还特为其嫂在屋旁挖塘放养乌耳鳗,抵今池塘尚在。
猜你喜欢

南柯子/南歌子·其二

万里沧江月,波清说向谁。顶门须更下金槌。

只恐风惊草动、又生疑。金雁斜妆颊,青螺浅画眉。

庖丁有底下刀迟。直要人牛无际、是休时。

(0)

荔支绿颂

王墙东之美酒,得妙用于六物。

三危露以为味,荔支绿以为色。

哀白头而投裔,每倾家以继酌。

忘螭魅之躨触,见醉乡之城郭。

扬大夫之拓落,陶徵君之寂寞。

惜此士之殊时,常生尘于尊勺。

(0)

赠王环中

丹霞不蹋长安道,生涯萧条破席帽。

囊中收得劫初铃,夜静月明狮子吼。

那伽定后一炉香,牛没马回观六道。

耆域归来日未西,一锄识尽婆娑草。

(0)

闻致政胡朝请多藏书以诗借书目

万事不理问伯始,藉甚声名南郡胡。

远孙白头坐郎省,乞身归来犹好书。

手抄万卷未阁笔,心醉六经还荷锄。

愿公借我藏书目,时送一鸱开锁鱼。

(0)

送陈萧县

欲留君以陈遵投辖之饮,不如送君以陶令无弦之琴。

酒嫌别后风吹醒,琴为无弦方见心。

去夏雨馀清夜醉,黄鹂不觉报春深。

花枝柳色竞鲜好,乃是前日枯朽林。

人生用舍四时可,壮士憔悴非独今。

大夫黄绶领垂素,二十馀年走尘土。

盈车载书遣儿读,不悔早为文墨误。

治声翕然先向东,古萧子国今万户。

德性忠纯吏不欺,闺门孝友民所慕。

麦陇童儿怜雉乳,冰天穷子兼襦裤。

愔愔琴意如温风,乃知不必徽弦具。

明月清河佳可游,官仓縻我不得去。

白露为霜水一篙,秋香莲荡浮轻舠。

此中亦有无弦意,相忆樽前把蟹螯。

(0)

送邓慎思归长沙觐省

邓侯过我解新鞿,潦倒犹能似旧时。

西邑初除折腰尉,南陔常咏采兰诗。

姓名已入飞龙榜,书信新传喜鹊知。

何日家庭供一笑,绿衣便是老莱衣。

(0)
诗词分类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诗人
李日华 刘珝 程大昌 苏子卿 章炳麟 秦韬玉 丰坊 黎简 林光朝 邓剡 郑樵 崔与之 刘孝威 蒋捷 罗适 钟惺 王羲之 张俞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