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贝树(bèi shù)的意思:指人的品德高尚,像贝树一样坚定不移。
崩石(bēng shí)的意思:指山体崩塌,石块滚落的情景。比喻局势变动,事物发生重大变化或突变。
倒景(dǎo jǐng)的意思:指事物的景象或态势发生逆转,与原来相反。
飞鸟(fēi niǎo)的意思:比喻人才或者有才华的人离开原来的环境,迅速成长或者取得成功。
风雨(fēng yǔ)的意思:风雨是一个形容词词组,用来形容困难、艰险的境遇或艰苦的环境。
佛骨(fó gǔ)的意思:佛教中用来指代佛陀或高僧的遗骨,比喻珍贵的遗物或宝贵的财富。
古迹(gǔ jì)的意思:指古代留下的有历史、文化价值的建筑物或遗迹。
互明(hù míng)的意思:相互理解,相互明白
寂灭(jì miè)的意思:彻底消失或灭亡
金碧(jīn bì)的意思:形容景色美丽壮观,光彩照人。
开山(kāi shān)的意思:指开辟山势,也泛指开辟或创建事业。
客游(kè yóu)的意思:指客人游玩、旅行。
空盘(kōng pán)的意思:指饭碗空着,没有工作或收入。
览古(lǎn gǔ)的意思:观看古代的事物或文物,了解历史。
老师(lǎo shī)的意思:指没有名声的老师或没有名师指导的学生。
雷电(léi diàn)的意思:形容雷声大、闪电多的天气
麻衣(má yī)的意思:麻布衣服,比喻贫穷、朴素的生活。
明灭(míng miè)的意思:明亮和昏暗交替出现,形容光明的变化。
墨色(mò sè)的意思:指黑色或深黑色。
念念(niàn niàn)的意思:形容思念或牵挂某人或某事,无法忘怀。
盘桓(pán huán)的意思:形容人在某个地方停留、逗留不去。
晴暾(qíng tūn)的意思:指阳光明媚、晴朗的天气。
清都(qīng dōu)的意思:指政治清明、治理清廉的都城。
泉水(quán shuǐ)的意思:指源源不断的力量或财富。
沙界(shā jiè)的意思:指沙漠地区,也比喻孤独、寂寞的境地。
山僧(shān sēng)的意思:指隐居山林的僧人,比喻远离尘嚣,修身养性的人。
山门(shān mén)的意思:指山脉中的门户,也比喻进入某个地方或机构的入口。
山樊(shān fán)的意思:指人的才能、本领或学问较高,能力强,有造诣。
世网(shì wǎng)的意思:指世间人世纷杂的事物,也用来形容人世间的纷争和纠纷。
十方(shí fāng)的意思:指东、南、西、北、东南、东北、西南、西北、上、下十个方向,表示广泛、无所不在。
天墨(tiān mò)的意思:指书法或绘画中的墨汁,也比喻文章或绘画作品的品质和水平。
问法(wèn fǎ)的意思:询问的方式或方法。
溪谷(xī gǔ)的意思:形容山谷中的溪流流淌。
翕歘(xī xū)的意思:形容人们争先恐后地追求进步。
洗尘(xǐ chén)的意思:洗去尘埃,净化身心。
下视(xià shì)的意思:低头看
下路(xià lù)的意思:指一个人或一支队伍处于败势或劣势。
象纬(xiàng wěi)的意思:指事物相互关联,相互联系。
炎歊(yán xiāo)的意思:形容夏天天气炎热。
杳杳(yǎo yǎo)的意思:形容远离、遥远。
云已(yún yǐ)的意思:形容事物已经结束或已经过去。
照耀(zhào yào)的意思:指阳光、灯光等照射,使亮起来。
踯躅(zhí zhú)的意思:犹豫不决,迟疑不前
卓锡(zhuó xī)的意思:指人才出众,品德高尚。
紫微(zǐ wēi)的意思:指天文学中的紫微星,也用来比喻权势显赫的人。
清都紫微(qīng dū zǐ wēi)的意思:指帝王的宫殿,也泛指皇帝的居所。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翠微寺的所见所感,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寺庙周围自然环境的壮丽与禅意的深邃。
首句“欲雨不雨天墨色”,描绘了一幅即将下雨的阴沉景象,天空如同被墨染过一般,预示着一场即将到来的雨。接着“将崩未崩石偪侧”一句,通过描写岩石在风雨前的紧张状态,进一步渲染了即将来临的风暴氛围。
“溪谷缘云已万盘,风雨欺人作三厄”中,“万盘”形容溪谷蜿蜒曲折,犹如层层叠叠的云雾,而“三厄”则暗示了风雨对人的三次侵袭,形象地表现了自然力量的强大与不可预测性。
“客游已悭天不悭”一句,表达了尽管旅途艰辛,但自然并未吝啬其慷慨的一面,暗示了自然界的美好与宽广。随后“雷电翕歘嘘晴暾”描绘了雷电过后,阳光重新照耀大地的景象,象征着困难之后的希望与光明。
“诸峰倒景互明灭,照耀金碧开山门”描绘了山峰倒映在水中的美丽倒影,在阳光的照射下金碧辉煌,仿佛打开了通往神秘世界的山门。
“清都紫微逼象纬,旃林贝树罗山樊”则通过比喻,将寺庙周围的环境比作仙境,充满了庄严与神圣的气息。同时,也暗示了佛法的深远与广大。
“十方下视沙界迥,佛骨不受炎歊袢”一句,表达了从高处俯瞰世界,感受到佛法的超脱与清凉,不受世俗烦恼的困扰。
“麻衣老师寂灭久,问法羞与山僧论”描述了过去一位高僧的离去,以及作者对于佛法的敬畏之情,不敢轻易与僧侣讨论佛法。
“但馀卓锡古泉水,念念欲洗尘眼昏”表达了作者渴望通过古泉之水洗涤心灵,去除尘世的烦恼与迷惑。
最后,“嗟予世网久踯躅,坐览古迹空盘桓”抒发了作者长时间置身于世俗烦恼之中,只能通过回顾历史遗迹来寻求内心的平静。
“暮归却灭山下路,杳杳飞鸟投芳村”描绘了日落时分,作者独自一人沿着山路返回,只见远处飞鸟归巢,投向了宁静的村庄,象征着内心的平静与归宿。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自然景观和深刻的哲理思考,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对佛法的敬畏以及对内心平静的追求,是一首富有意境和情感深度的作品。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击壤
泰和民如何,戏适因块壤。
相从杂稚耋,峙立越寻丈。
乘平初侧一,得隽终杀两。
徒歌足欢愉,至意自融盎。
帝力既不知,大德日荡荡。
尔来几千年,古俗遂长往。
虽云遗制在,淳风邈难想。
谁能陶真乐,返古如指掌。
怀哉壤父歌,三复有遗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