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虚如执玉,处独如临尊。
益久虚且明,万理自森然。
勉哉在惇行,勿云知者难。
不二(bù èr)的意思:独一无二,没有第二个
出入(chū rù)的意思:指出入门户,进出行动。
昕夕(xīn xī)的意思:昕夕是一个古代汉语成语,意为清晨和黄昏的时光。
存养(cún yǎng)的意思:存储和养护
二适(èr shì)的意思:指人们在特定的环境下,需要做到适应和适度的处理问题。
方寸(fāng cùn)的意思:指心思、思虑、心情等的状况。
奉持(fèng chí)的意思:坚守、遵守、奉行。
古人(gǔ rén)的意思:指古代的人,也泛指古代的智者或先贤。
家学(jiā xué)的意思:家庭教育的学问,指在家中接受的教育和学习。
孔颜(kǒng yán)的意思:形容人的脸色或神情苍白无血色。
明训(míng xùn)的意思:明确的教诲或忠告
名言(míng yán)的意思:指具有深刻道理或智慧的话语或格言。
乃在(nǎi zài)的意思:表示某种情况或状态存在于某个特定的地方或时刻。
拳拳(quán quán)的意思:形容对某人或某事非常热爱、关心、敬重。
森然(sēn rán)的意思:形容景物或气氛显得浓密、郁郁葱葱。
省察(xǐng chá)的意思:仔细观察、深入思考
所以(suǒ yǐ)的意思:因此,由此推断出的结果。
宴坐(yàn zuò)的意思:在宴会上坐下来吃饭,泛指参加宴会。
养静(yǎng jìng)的意思:保持安静,不打扰他人。
衣冠(yì guān)的意思:指外表的衣着和仪容,也可指人的仪表和品行。
有明(yǒu míng)的意思:有明指的是有能力、有才智、有见识,能够看清事物的真相。
有名(yǒu míng)的意思:有名指的是名声大,广为人知。
豫章(yù zhāng)的意思:指心情舒畅、愉快。
渊源(yuān yuán)的意思:指事物的根源、来历或深厚的背景。
云谷(yún gǔ)的意思:云谷指的是山谷中云雾缭绕的景象,形容山间云雾弥漫、景色美丽。
瞻对(zhān duì)的意思:指认真观察、仔细辨别,寻找真相、正确答案。
知者(zhī zhě)的意思:知识渊博的人,通常指有见识、智慧和学问的人。
执玉(zhí yù)的意思:执掌权力,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威。
主一(zhǔ yī)的意思:指一个人或一件事情起主导作用,具有重要地位或影响力。
钻研(zuān yán)的意思:专心研究、深入钻研
此诗《脩敬斋》由明代诗人杨士奇所作,其内容深含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儒家思想精髓。诗中强调了内心修养的重要性,指出学问的根本在于内心的谨慎与虔诚。诗人以“执虚如执玉,处独如临尊”来比喻对待知识和孤独的态度,既要像珍视玉石一样珍惜知识,也要像面对尊贵之人才般保持谦逊。接着,诗人提出“主一不二适,存养静以专”,意指专注于一事而不分散精力,通过内心的宁静和专注来培养品德。
进一步地,诗人阐述了长期的修养能够使人心灵更加空灵而明亮,万物的道理自然显现。这反映了儒家认为通过持续的自我反省和修养,个人的道德品质会逐渐积累并达到高尚境界的观点。诗人还提到“所以德之聚,古人有名言”,强调了古人关于道德积累的名言,表明这种修养之道是经过历史验证的。
最后,诗人以“罗生豫章裔,家学探渊源”开篇,点明了自己来自豫章(今江西南昌)这一儒家文化深厚之地,家族世代传承的学问渊源。通过“脩敬揭斋扁,瞻对如孔颜”表达了自己对孔子和颜回的崇敬之情,以及在斋中修行时的庄重态度,如同孔子和颜回一般。诗人强调了斋中修行时内心的肃穆与戒除外在的浮躁,即使在闲暇之时也必定保持衣冠整齐,体现了对礼仪的重视。
“云谷有明训,昕夕勤钻研”则表明了诗人遵循云谷(可能是指某位高僧或先贤的教诲),每日早晚勤奋学习和研究。最后,“勉哉在惇行,勿云知者难”鼓励人们在实践中践行道德,不要因为知道道理而感到困难,强调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性。
综上所述,《脩敬斋》不仅是一首展现个人修身养性的诗歌,也是对儒家伦理道德体系的深刻反思与实践指南。它强调了内心修养、专注、谦逊、礼仪以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性,是对古代儒家思想的现代诠释。
落落登坛意未降,生花长梦笔如杠。
风霜骤喜来空谷,云雾犹惊隔大江。
上界仙才元第一,中原词客定无双。
三山尚计当年约,肯迟寒空白玉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