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6日(农历三月十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三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板屋》
《板屋》全文
宋 / 洪刍   形式: 古风

西戎板屋诗所录,瓯闽万里同风俗风吟暴雨所沐。

巧匠引绳如解玉,溪民得之亟乘屋

既轻且坚尺度足,可怜童我南山木。

不见曹瞒邺下铜雀台陶土作瓦何壮哉。

台倾基平瓦尚在,凿为大研奇且瑰。

君不见黄州使君竹楼,剖竹俛仰相绸缪

琮琤最宜雨中听击考有类鸣琳球

铜雀幺么何足摹,箨龙轻易焚如

不如杉屋寿且姝,风雨不动何渠渠。

嗟予抱衅蛮夷,如人体瑰欣解衣。

数椽破屋不恶,仰见星宿相参差

鸱鸮作室庇风雨,鹪鹩巢林安一枝

凌云大厦鬼所窥,衡门之下可栖迟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板屋(bǎn wū)的意思:指住宅简陋、简单的房屋。

暴雨(bào yǔ)的意思:形容雨势非常大,下得很猛烈。

抱衅(bào xìn)的意思:指故意制造事端或挑衅他人。

不如(bù rú)的意思:不如表示不如何,不及,不如何好。

不见(bú jiàn)的意思:不再见到,失去联系

不恶(bù è)的意思:

(1).谓不为恶声厉色。《易·遯》:“君子以远小人,不恶而严。” 程颐 传:“远小人之道,若以恶声厉色,适足以致其怨忿,唯在乎矜庄威严,使知敬畏。”
(2).不坏;不错。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贤媛》:“ 王凝之 谢夫 人既往 王氏 ,大薄 凝之 ;既还 谢 家,意大不説。太傅慰释之曰:‘ 王郎 , 逸少 之子,人身亦不恶,汝何以恨廼尔?’” 唐 白居易 《雪后早过天津桥偶呈诸客》诗:“紫綬相辉应不恶,白鬚同色復何如?” 鲁迅 《野草·死后》:“在手背上触到草席的条纹,觉得这尸衾倒也不恶。”

参差(cēn cī)的意思:形容不齐整、不齐全的样子。

曹瞒(cáo mán)的意思:指人以伪装的手段隐藏真实身份或真实意图。

乘屋(chéng wū)的意思:指借助屋子或房屋的地方来进行某种活动或行为。

鸱鸮(chī xiāo)的意思:形容人心险恶,狡诈狠毒

尺度(chǐ dù)的意思:尺度指衡量事物的标准或界限。在人际关系中,也可以指行为准则或度量衡。

绸缪(chóu móu)的意思:指精心安排、周密筹划。

琮琤(cóng chēng)的意思:形容声音清脆悦耳。

大厦(dà shà)的意思:形容局势危急,事物即将崩溃或灭亡。

焚如(fén rú)的意思:形容火势猛烈,燃烧得像焚烧一样。

风雨(fēng yǔ)的意思:风雨是一个形容词词组,用来形容困难、艰险的境遇或艰苦的环境。

风吟(fēng yín)的意思:指风声低吟,形容风吹草木时发出的声音。

风俗(fēng sú)的意思:指一定地区或群体长期形成的社会习俗和风尚。

何足(hé zú)的意思:不值得一提,不值得一提的事物

何渠(hé qú)的意思:指道路阻塞,无法通行。

衡门(héng mén)的意思:衡门是指守门的人不分青红皂白,一概不让进。形容对人不加以区别对待,一视同仁。

击考(jī kǎo)的意思:指在考试中取得很高的分数或击败其他竞争者。

见星(jiàn xīng)的意思:形容非常惊讶或害怕,眼前的事物或景象令人难以置信。

鹪鹩(jiāo liáo)的意思:形容鸟儿的鸣叫声清脆悦耳。

可怜(kě lián)的意思:

[释义]
(1) (形)基本义:值得怜悯。
(2) (动)怜悯。
(3) (形)(数量少或质量坏到)不值得一提。
[构成]
动宾式:可|怜
[例句]
可怜的孩子。(作定语)不能可怜人。(作谓语)知识贫乏得可怜。(作补语)

琳球(lín qiú)的意思:形容文采华美、音韵优美。

凌云(líng yún)的意思:凌驾云层,高出众人之上。形容人的志向远大,超越一般。

蛮夷(mán yí)的意思:指外族或外国人,常用来指代粗野、无礼的人。

南山(nán shān)的意思:指的是南方的山,也可泛指高山。

破屋(pò wū)的意思:破屋指的是房屋非常破旧,破败不堪,形容房屋破烂不堪,甚至无法居住。

栖迟(qī chí)的意思:指人不安定,没有固定的居所,经常搬迁或流连于外地。

巧匠(qiǎo jiàng)的意思:指技艺高超、工作精细的匠人或手艺人。

轻易(qīng yì)的意思:轻而易举;容易做到;不费力气。

渠渠(qú qú)的意思:形容人的声音嘹亮、清脆。

雀台(què tái)的意思:雀台是指小鸟停歇的高台,比喻权势短暂、虚弱无力。

人体(rén tǐ)的意思:形容亲属关系密切,血缘关系亲近。

山木(shān mù)的意思:指山林中的树木,比喻人才。

使君(shǐ jūn)的意思:指能够任用、派遣的官员或人才。

陶土(táo tǔ)的意思:指能够耐受风雨洗礼、经得起考验的人或事物。

铜雀(tóng què)的意思:指古代宫廷中的铜制乌鸦和雀鸟,用来装饰宫殿。比喻官员贪污受贿,沉迷享乐,不思进取,不忠于职守。

同风(tóng fēng)的意思:指人们在思想、行动上保持一致,形成共同的声势。

土作(tǔ zuò)的意思:指不懂世故、拙于应变、缺乏经验的人。

箨龙(tuò lóng)的意思:指聪明才智出众,有非凡的才能和智慧。

西戎(xī róng)的意思:指西方的戎狄,泛指外族或异族。

相参(xiāng cān)的意思:相互辉映,相得益彰

星宿(xīng xiù)的意思:指星星在夜空中的分布和排列。

幺么(yāo mǒ)的意思:形容事物极小、微不足道。

一枝(yī zhī)的意思:指独一无二的、与众不同的一支。

引绳(yǐn shéng)的意思:用绳子引导或控制。

中听(zhōng tīng)的意思:指言辞或言论中通情达理,既不过分,也不过于含糊,恰到好处。

竹楼(zhú lóu)的意思:竹子做的楼。比喻简陋的房屋。

作室(zuò shì)的意思:指人的心思思考、经营的地方。

铜雀台(tóng què tái)的意思:指古代宫殿中供奉神灵的地方,也用来比喻官场中的权力核心。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古代中国南方地区建造板屋的过程与特点,以及对不同材质房屋的比较与赞美。诗人通过丰富的比喻和生动的场景描述,展现了板屋的轻便、坚固和实用性,同时也表达了对自然材料的尊重与欣赏。

诗中提到“西戎板屋”、“瓯闽万里”,表明板屋是广泛应用于南方地区的传统建筑形式。巧匠使用绳索如同切割玉石一般精细地制作板屋构件,溪民们迅速利用这些材料搭建起既轻又坚的住所。诗人特别赞赏这种利用山中木材建造的板屋,不仅轻便耐用,还体现了对自然资源的巧妙利用。

接着,诗人以历史典故为例,对比了铜雀台和竹楼的建筑特色。铜雀台用陶土制成的瓦片坚固壮观,而黄州使君建造的竹楼则以其清脆悦耳的声音和独特的设计而令人赞叹。诗人指出,虽然铜雀台的小巧模型难以模仿,竹楼也容易因干燥而燃烧,但杉木制成的板屋却能长久保持稳定,风雨无阻。

最后,诗人自述被贬至偏远地区,偶然发现简陋的板屋也能提供遮风避雨的庇护,让他感到欣慰。他将自己比作一只小鸟,找到了栖息之所。诗中还提到了“凌云大厦”与“衡门之下”的对比,前者象征着宏伟与危险,后者则是简单而宁静的生活环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板屋及其与其他建筑形式的比较,表达了对自然材料的赞美、对传统建筑智慧的认可,以及在逆境中寻找生活安宁的乐观态度。

作者介绍

洪刍
朝代:宋

宋洪州南昌人,字驹父。洪朋弟。哲宗绍圣元年进士。放意江湖,不求闻达。徽宗崇宁中坐元符上书邪等,降官监汀州酒税,入党籍。钦宗靖康中为谏议大夫。汴京失守,坐为金人括财,流沙门岛卒。有《老圃集》、《香谱》。
猜你喜欢

拟花间十八首·其十二后庭花.孙光宪

六朝前事荒原露。乱花无数。骄春罗绮盈朱户。

寂寞抔土。只今休极怨,韩擒虎。纵后宫争赋。

蛾眉自古能娇妒。漫夸琼树。

(0)

惜红衣·其一

断简栖尘,闲吟送日。倦抛心力。

露洗秋容,沈沈暮山碧。

长空片羽,劳寄讯、江关词客。幽寂。

禅坐掩扃,爇奇香安息。荒郊短陌。

连袂渝州,松风荡茵藉。何由怅望异国。亘南北。

解说古今如梦,不几此生经历。

但镜中衰鬓,看与芦花同色。

(0)

塞翁吟.和情真

澹日光侵枕,微倦两睫朦?。强起步,小桥东。

看泽畔芙蓉。枝枝弄影凌波态,摇荡霁景澄空。

露洒叶,碎珠重。衬娇蕊浮红。心忡。

兰桡去、湘江路绝,莲唱远、吴娃梦中。

想玉井、群峰竞秀,又天半、暝作须臾,雾隔云封。

离人到此,怨藕成莲,羞见西风。

(0)

沁园春.暂还寄庵,次稼轩赋齐庵韵

春服裁成,杨柳依依,我归自东。

喜鸡鸣相接,荒村数武,鹊巢堪并,隙地三弓。

壮不如人,老犹遁世,郁郁长怀涧底松。

凭阑处,但花枝左右,明月当中。邻家削玉千重。

似饱看匡庐侧西峰。

任蓬蒿遮径,回旋势窄,诗书塞座,吟啸天容。

细检人生,刘伶堪学,莫学醒狂盖次公。

还知否,契南华一语,笑指鸿濛。

(0)

浣溪沙·其一秋梦

翠被閒寻有故香。重帏深闭怯新凉。

风铃微颤月微黄。

响入闻根余断续,心游寂处渐微茫。

一镫摇影夜初长。

(0)

倦寻芳

乍晴又雨,孤馆羁心,长似中酒。

绿暗轩窗,还记去年时候。

翠沼澄鲜波自满,紫藤夭矫枝相纠。

恨因循,放韶华过却,泪痕沾袖。

梦不到、巫山十二,神女行云,休更回首。

带眼都宽,甘愿为伊消瘦。

玉札空随香篆灭,宝钗犹划炉灰旧。

傍妆台,问何时、共舒眉皱。

(0)
诗词分类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诗人
周岸登 杨爵 孙应时 林大钦 黄公辅 黄廷用 戴梓 华镇 杨荣 费墨娟 仇远 李云龙 释慧空 陆文圭 杨巍 叶茵 陈匪石 牟巘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