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于簿书馀,新志已在笈。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簿书(bù shū)的意思:指写字、记事的书籍。
补缉(bǔ jī)的意思:指补救、挽回、弥补失误或缺陷。
乘时(chéng shí)的意思:抓住时机,利用时机。
春秋(chūn qiū)的意思:指时间的流逝、岁月的更迭。
达人(dá rén)的意思:指在某个领域非常擅长、精通的人。
风云(fēng yún)的意思:风云指的是风云变幻,形容世事变化快速,多用来形容人物的兴衰或事物的变迁。
赋诗(fù shī)的意思:指以优美的诗句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情。
膏泽(gào zé)的意思:指帝王的恩泽,也指天降甘露滋润万物。
拱揖(gǒng yī)的意思:指行礼时两手合十,向前弯腰。
圭璋(guī zhāng)的意思:形容器物美丽而珍贵。
寒泉(hán quán)的意思:指冷清、寂寞无人的景象或境况。
济物(jì wù)的意思:指帮助、救济物品或人,使其得到恢复或改善。
捃拾(jùn shí)的意思:捡拾、搜集
空桐(kōng tóng)的意思:指空虚无实质的事物或空洞无物的言语。
篇什(piān shí)的意思:形容文章或作品数量众多。
群山(qún shān)的意思:形容山峰连绵,群峰聚集的景象。
人时(rén shí)的意思:指人的一生,人生的时光。
人人(rén rén)的意思:指每个人都具备某种特质或状态。
山相(shān xiāng)的意思:形容山势、山形。
神明(shén míng)的意思:指神灵或神仙,也可用来形容非凡的智慧或超凡的能力。
声色(shēng sè)的意思:形容人们的行为举止繁忙且喧闹,没有节制。
声教(shēng jiào)的意思:指以声音教导人们,通过言传身教来教育和启迪他人。
石乳(shí rǔ)的意思:指石头上的乳状物,比喻虚假的东西。
讼庭(sòng tíng)的意思:指官府或法庭上的诉讼场所。
天柱(tiān zhù)的意思:指支撑天空的柱子,比喻重要的支持或依靠。
图经(tú jīng)的意思:指根据经验和智慧来解决问题或处理事务。
土风(tǔ fēng)的意思:指某人或某事物追求的东西过于平庸、庸俗,缺乏高尚品质。
王孙(wáng sūn)的意思:指王子和公子,也用来形容家族显贵的后代。
温柔(wēn róu)的意思:温和柔软的性格或态度
无人(wú rén)的意思:没有人,没有人照料或管理的状态
无不(wú bù)的意思:没有不,表示全部都。
相习(xiāng xí)的意思:彼此学习,互相取长补短。
嘘噏(xū xī)的意思:指嘘笑、讥讽、嘲笑。
学道(xué dào)的意思:学习道德修养和道德准则。
岩穴(yán xué)的意思:指山洞或岩石裂缝中的居所,比喻隐蔽的住所或藏身之处。
幽怪(yōu guài)的意思:指诡异、神秘、难以理解的事物或行为。
猿狖(yuán yòu)的意思:指人的行为举止像猿狖一样轻佻不稳定,不正经。
云互(yún hù)的意思:指云彩相互交错,形成云层密布的景象。也比喻众多人或事物互相交错、纷杂。
瘴乡(zhàng xiāng)的意思:指疟疾流行的地方,也用来形容祸患极多的地方。
- 鉴赏
这首诗由明代末年至清代初期的诗人屈大均所作,名为《赠阳春令》。诗中赞扬了阳春县令的高尚品德与卓越才能,以及他对地方治理的贡献。
首先,诗人以“达人志济物”开篇,赞美阳春县令具有远大的理想和济世情怀,不局限于一地之小,而是心怀天下,致力于造福百姓。接着,通过“春州古瘴乡,膏泽乃先及”,描绘出阳春县令在瘴疠之地,率先施以恩泽,展现出其卓越的领导能力和对民众的深切关怀。
诗人进一步赞扬县令“王孙学道姿,手尝圭璋执”,意指他不仅具备高雅的气质,还亲自践行道德规范,如同手持圭璋的君子一般。通过“赋诗多土风,声教有篇什”,表明县令不仅在政务上有所建树,还善于运用文学艺术来传播教化,使当地风俗淳朴,声名远播。
“美刺何温柔,如春无不入”一句,形容县令的治理方式温和而有效,如同春风般温暖人心,深入到每一个角落。在“讼庭无人时,群山相拱揖”中,诗人描绘了县令处理事务的高效与公正,即使在没有诉讼案件的时候,群山也仿佛向他致敬,象征着他的权威与威望。
“为养若寒泉,人人得自汲”则比喻县令如同寒泉,为民众提供清洁的水源,让每个人都能够自由取用,体现了他为人民服务的无私精神。最后,“空桐有岩穴,风云互嘘噏”、“阴为石乳凝,阳作天柱立”等句,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寓意县令的智慧与力量,如同山岳般稳固,又如同风云般灵活多变。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比喻,高度赞扬了阳春县令的高尚品德、卓越才能和对地方治理的杰出贡献,展现了诗人对其深深的敬仰之情。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盛封主事挽诗
封君夜台游,邻鬼纷累百。
聿始迎封君,又若聚叹息。
谁能一布衣,老用著冠帻。
有子虽令学,曾几青云客。
家家竞落莫,谁氏再丰硕。
幸灾俗之常,而闵垂绝魄。
隔藩即仇雠,反眼视蛮貊。
封君有宽肠,春水满四泽。
蜉蝣生死间,天地一朝夕。
生荣死之安,盍受百鬼役。
寄言人世间,愿踵封君迹。
匏庵作板屋诗以落之
竹楼颇高寒,茆亭复卑下。
卑高两适宜,无如板屋者。
制朴体势牢,费省工力寡。
虽然立四柱,乃不施片瓦。
无阶安碝磩,有壁谢垩赭。
方可横二弓,低莫旋疋马。
石几浅作台,蒲团小为坐。
有如卧车厢,又似泛船舸。
深温最宜冬,爽垲仍便夏。
可以舒简编,可以陈盏斝。
谁能善丹青,为予备模写。
写示五侯家,相校何如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