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彼东北方,是为清凉境。
尽愿同我心,速悟无生忍。
悲愿(bēi yuàn)的意思:悲愿是指内心深处的悲伤和愿望,形容人心情沉重、愿望难以实现。
北方(běi fāng)的意思:指北方的地区或方位。
常居(cháng jū)的意思:长期居住在某个地方
尘沙(chén shā)的意思:指尘土、沙土,也比喻微小琐碎的事物。
东北(dōng běi)的意思:指中国地理方位中的东北方向,也泛指边远、偏僻之地。
佛祖(fó zǔ)的意思:佛教中的祖师、创始者。
佛会(fó huì)的意思:佛教徒聚集在一起进行宗教活动。也可以形容人们聚集在一起共同追求某种目标。
供养(gōng yǎng)的意思:供养指提供生活、食物、财物等物质上的供给,养育和抚养。
光明(guāng míng)的意思:指明亮、明亮,也指希望、美好的前景。
广度(guǎng dù)的意思:指事物的宽度、范围或程度。
归依(guī yī)的意思:归顺依附,向某个人或事物表示忠诚和依赖。
何况(hé kuàng)的意思:更不用说;更何况
弘誓(hóng shì)的意思:宣扬自己的决心和誓言
稽首(qǐ shǒu)的意思:低头行礼,表示恭敬或敬意。
解脱(jiě tuō)的意思:摆脱困扰或束缚,获得自由或解脱。
敬礼(jìng lǐ)的意思:表示对上级或者长辈的尊重和敬意。
眷属(juàn shǔ)的意思:指家属、亲属,特指军人的家人。
空界(kōng jiè)的意思:指空虚的世界或境界。
离苦(lí kǔ)的意思:摆脱痛苦,解脱困境
龙神(lóng shén)的意思:指龙的神灵,形容人或事物非常强大、威严。
妙音(miào yīn)的意思:形容音乐、声音或言语极其优美动人。
妙力(miào lì)的意思:指非凡的才能和智慧;卓越的力量或能力。
菩萨(pú sà)的意思:指佛教中的菩萨,也用来形容心地善良、慈悲为怀的人。
七佛(qī fó)的意思:指佛教中七位具有特殊地位和功德的佛陀。
亲近(qīn jìn)的意思:亲密地接触或接近,建立亲密的关系。
上道(shàng dào)的意思:指人行为符合道德准则,合乎规范,走上正轨。
设化(shè huà)的意思:指人们把事物人为地改变形态或性质。
胜妙(shèng miào)的意思:胜过、优于,非常妙趣。
释然(shì rán)的意思:心情平静,心境舒畅,不再忧虑或纠结。
示现(shì xiàn)的意思:显露出来,表现出来。
十方(shí fāng)的意思:指东、南、西、北、东南、东北、西南、西北、上、下十个方向,表示广泛、无所不在。
数罪(shù zuì)的意思:计算罪行,指逐一列举和计算犯下的罪行。
所见(suǒ jiàn)的意思:所看到的事物或情况。
体性(tǐ xìng)的意思:指人体的本质、实质,也可以指人的性情、性格。
同体(tóng tǐ)的意思:指同一实体或同一类别的不同个体。
微妙(wēi miào)的意思:形容事物细小而精致,含有微妙之处,也指事物的变化或情感的微妙差异。
未来(wèi lái)的意思:指未来的前景非常广阔,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文殊(wén shū)的意思:指人的智慧和才学,也指人的头脑聪明。
五百(wǔ bǎi)的意思:指数量较大,形容数量众多。
无始(wú shǐ)的意思:没有起始点或起源,指事物没有开始的时候。
无生(wú shēng)的意思:指没有出生或没有生命,也可指没有生活情趣或没有生气。
无上(wú shàng)的意思:极高、极大或极度,无可超越。
无量(wú liàng)的意思:形容数量极大,无法计量。
希有(xī yǒu)的意思:罕见、稀少
消灭(xiāo miè)的意思:彻底地消除或摧毁
虚空(xū kōng)的意思:指没有实质内容或没有意义,空无一物。
一切(yī qiè)的意思:表示全部、所有的事物。
有情(yǒu qíng)的意思:指有感情、有情义。
于此(yú cǐ)的意思:指在此地,在这里。表示事物发生或存在的地点。
瞻睹(zhān dǔ)的意思:目睹、亲眼看到
种种(zhǒng zhǒng)的意思:各种各样;多种多样
众生(zhòng shēng)的意思:指所有的生命,包括人类和其他动物。
诸众(zhū zhòng)的意思:指众多的人或事物。
诸有(zhū yǒu)的意思:指众多的事物或者人,表示多种多样、各不相同。
无生忍(wú shēng rěn)的意思:指心地善良,能够忍受一切苦难,不计较个人得失。
无上道(wú shàng dào)的意思:指高深无比的道理或法则。
这首宋朝钱盖的偈诗,以虔诚和崇敬的口吻表达了对文殊师尊的礼拜和对自己修行之路的感悟。诗人首先追溯文殊师的崇高地位,他是七佛之祖,曾发大悲愿普度众生。接着,诗人将目光投向东北方的清凉境界,描绘了龙神和众多菩萨的庄严景象,暗示佛法在此地的广大影响。
诗人感慨自己过去曾对文殊师及佛法有所供养,如今得以亲近,感受到超越常态的智慧光芒。他反思自己的罪业,认为一旦得到佛光的照耀,一切罪障皆可消解。同时,诗人认识到众生与自己本为一体,佛法的力量能帮助他们脱离苦海。
最后,诗人立下宏愿,愿在未来的无尽时光里,常居佛会,聆听佛法的微妙声音,以此证得无上的觉悟。他还祈愿所有众生都能共享他的心志,迅速领悟无生之忍,达到解脱的境地。整首诗情感深沉,充满了对佛法的向往和对众生的慈悲,展现了诗人深厚的佛教信仰。
平泉今再见,市隐避尘哗。
小艇招明月,危楼枕落霞。
园蔬欹露摘,溪水夹堤斜。
寒意来朝减,山桃已作花。
落霞明夕照,倒影定王台。
清磬隔花远,霜钟渡水来。
涧松寒滴翠,石笋润生苔。
生计谁相问,疏狂毕卓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