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习虽未尽,模法有根基。
- 拼音版原文全文
师 道 宋 /潘 兴 嗣 师 道 久 不 振 ,小 儒 咸 自 私 。破 崖 求 圭 角 ,务 出 己 新 奇 。恻 恻 去 圣 远 ,六 经 秦 火 隳 。不 有 传 授 学 ,涉 猎 安 所 为 。汉 儒 守 一 经 ,学 者 如 云 随 。承 习 虽 未 尽 ,模 法 有 根 基 。荐 绅 立 朝 廷 ,开 口 应 万 机 。附 对 皆 据 经 ,金 石 确 不 移 。熟 烂 见 本 末 ,较 然 非 可 欺 。吾 愿 下 学 官 ,各 立 一 经 师 。务 尽 道 德 业 ,不 取 章 句 辞 。庶 几 昔 人 风 ,炳 然 复 在 兹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安所(ān suǒ)的意思:指心安处,安身立命之所。
本末(běn mò)的意思:指事物的主次、轻重次序或次要的东西。
炳然(bǐng rán)的意思:形容光亮闪耀,非常明亮。
不振(bù zhèn)的意思:不振指状态不佳、不兴旺、不繁荣的意思。
不有(bù yǒu)的意思:没有,没有存在或拥有某种东西
不取(bù qǔ)的意思:不要取得、不要采取、不要得到
恻恻(cè cè)的意思:形容悲伤或痛苦的样子。
朝廷(cháo tíng)的意思:指国家政权的中心,也可以指官方机构或政府。
传授(chuán shòu)的意思:传授指传递、教授知识、技能或经验给他人。
道德(dào dé)的意思:
[释义]
(名)社会意识形态之一,是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和规范。
[构成]
并列式:道+德
[例句]
讲道德。(作宾语)德业(dé yè)的意思:指道德修养高尚,事业有成。
根基(gēn jī)的意思:指建筑物的基础,也比喻事物的基础或根本。
圭角(guī jiǎo)的意思:指宝玉、珠玉等器物的角,比喻事物的精华部分或最出色的部分。
荐绅(jiàn shēn)的意思:推荐有才德的人担任官职
较然(jiào rán)的意思:比较突然,突然之间。
金石(jīn shí)的意思:指坚固不可动摇的事物,也比喻极其珍贵的东西。
经师(jīng shī)的意思:指教导他人学习知识、修养的导师或老师。
据经(jù jīng)的意思:依据经验或资料来判断事物。
开口(kāi kǒu)的意思:指开口说话或开口要求。
可欺(kě qī)的意思:容易被欺骗或欺负的人。
立朝(lì cháo)的意思:指一个人能够执掌朝政,成为朝廷的重要官员。
六经(liù jīng)的意思:指儒家经典《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和《论语》的总称。也可泛指中国古代六部经典。
秦火(qín huǒ)的意思:秦火是指烽火,起源于中国古代秦朝时期的军事用语,意为军事警报或战争的征兆。
人风(rén fēng)的意思:指人们的风气和态度。
如云(rú yún)的意思:形容数量多,多得像云一样。
涉猎(shè liè)的意思:广泛涉及各种领域的学习或研究
师道(shī dào)的意思:指导教诲的道理和方法
守一(shǒu yī)的意思:守一指的是坚守一个原则或信念,不轻易改变。
熟烂(shú làn)的意思:形容非常熟悉或者非常熟练。
庶几(shù jī)的意思:表示希望或期望某种情况或结果能够实现,但同时也意味着这种情况或结果可能并不容易实现。
所为(suǒ wéi)的意思:所做的事情;行为;举动
万机(wàn jī)的意思:指各种机会、情况、变故等的总和。
昔人(xī rén)的意思:过去的人,古代人
下学(xià xué)的意思:指学业不好或辍学。
小儒(xiǎo rú)的意思:小儒指的是年幼的儒家学者,也可用来形容年轻而有才华的学者。
新奇(xīn qí)的意思:指事物新颖、奇特、罕见,与众不同。
学者(xué zhě)的意思:形容一个人博学多才,知识渊博。
学官(xué guān)的意思:指能够帮助人们学习的官员或教育者。
一经(yī jīng)的意思:一旦经历过某种事件或情况后,就会产生深刻的印象,难以忘怀。
有根(yǒu gēn)的意思:指人有根基、有根本。形容人有坚实的基础或根源。
章句(zhāng jù)的意思:指文章或言辞的言之有物、章法有序。
自私(zì sī)的意思:形容一个人只顾自己的利益,不顾及他人。
- 鉴赏
这首诗名为《师道》,是宋代诗人潘兴嗣所作。诗中批评了当时师道衰落、儒者过于追求个人独特见解的现象,指出由于秦朝焚书坑儒,经典文献遭受破坏,学习若无师承相传,只是泛泛而读,意义不大。潘兴嗣推崇汉儒坚守一经的传统,强调学者应深入研习,以经典为基础,应对社会事务时能据理力争,言行有据。他希望恢复古代学者严谨的治学态度,提倡每位学者专攻一经,注重道德修养而非仅仅追求文字技巧。诗人期望借此恢复古人的优良学风。整首诗表达了对传统师道的怀念和对学术回归正途的期待。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