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声甫云收,大雪忽盈尺。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辟易(pì yì)的意思:辟易是指排除障碍、克服困难,使事情变得容易。
春秋(chūn qiū)的意思:指时间的流逝、岁月的更迭。
春分(chūn fēn)的意思:春分是二十四节气之一,表示春天的开始和秋天的结束。
从来(cóng lái)的意思:表示事物的常态、习惯或一贯的状态。
大雪(dà xuě)的意思:形容下雪量大,天气寒冷。
调燮(diào xiè)的意思:调和事物,使之达到平衡的状态。
二月(èr yuè)的意思:形容春天来临,气候逐渐转暖。
傅岩(fù yán)的意思:指被人误会或冤枉,无法辩解自己清白的境况。
勾萌(gōu méng)的意思:勾结、串通,指人们合谋做坏事。
寄语(jì yǔ)的意思:寄语指的是通过书信或口头传达的祝福、忠告或叮嘱。
节候(jié hòu)的意思:指节气的变化和天气的转暖。
惊蛰(jīng zhé)的意思:惊蛰是中国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表示春天开始,天气逐渐转暖,昆虫苏醒,万物复苏。在成语中,惊蛰意指一种力量的觉醒和爆发。
开岁(kāi suì)的意思:开启新的一年,指迎接新年的到来。
连阴(lián yīn)的意思:指连续多日阴天,没有晴朗的天气。
柳条(liǔ tiáo)的意思:比喻人或事物柔软、弯曲、富有弹性。
茫昧(máng mèi)的意思:形容事物模糊、不清楚,缺乏明确的界限或概念。
梅萼(méi è)的意思:形容人的才华或美德被埋没或被忽视。
难诘(nán jié)的意思:难以诘问、难以理解
青天(qīng tiān)的意思:指晴朗明朗的天空,也可引申为没有障碍或压力的境地。
人际(rén jì)的意思:指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交往。
十日(shí rì)的意思:指时间很短暂,只有短短的十天。
天人(tiān rén)的意思:指人与天之间的关系,也表示人的品德高尚、超凡脱俗。
闻雷(wén léi)的意思:指到了危险的边缘或紧要关头,才意识到危险的存在。
雨后(yǔ hòu)的意思:指雨后天晴,雨过天晴,形容事情经过困难或逆境后,出现好转或变得更好。
远近(yuǎn jìn)的意思:指距离远近,泛指任何地点、范围、时间的远近。
园林(yuán lín)的意思:指花园、公园等园林景观。
月中(yuè zhōng)的意思:指月亮处于中央位置,也可指月份的中间时期。
月令(yuè lìng)的意思:指按照月份规定的事物或工作,也可以指月份。
正德(zhèng dé)的意思:指一个人品德高尚,行为端正,符合道德准则。
天人际(tiān rén jì)的意思:指天与人之间的边界或界限。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明朝正德九年二月十二日的奇特天气现象——先是春雷乍响,接着下起了大雪。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界的瞬息万变,从雷声到大雪,再到春分时节的晴雨交错,以及雪后园林中植物的生长状态。诗中不仅展现了对自然现象的观察与描述,还融入了对历史文献的引用,如《春秋》和《月令》,体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
诗的开头“正德九载春,开岁始十日”,点明了时间背景,即正德九年春天的开始。接着,“青天忽闻雷,远近惊辟易”描绘了春雷乍响的情景,引发人们的震惊。随后,“雷声甫云收,大雪忽盈尺”则展示了雷声过后,大雪纷飞的景象。这种由雷声到降雪的转变,突显了自然界力量的神秘与不可预测性。
诗中提到“连阴二月中,节候过惊蛰”,说明在二月的连续阴雨天里,已经过了惊蛰节气,暗示了季节的变化。接下来,“春分晴复雨,雨后雪仍积”描述了春分时节的天气变化,晴雨交替,雪后积雪未消,展现了春季天气的复杂多变。
“柳条压将摧,梅萼冻全坼”通过柳条和梅花的描写,形象地表现了雪压之下植物的状态,柳条似乎要被压断,梅花的花蕾在严寒中破裂,生动地展现了自然界的脆弱与坚韧并存。
最后,“园林诸草树,勾萌吐仍郁”表达了尽管环境恶劣,但园林中的草木依然展现出勃勃生机,勾勒出一幅虽有挑战但仍充满希望的画面。“颇闻春秋书,又览月令说”则借用了古代文献来探讨自然现象,体现了诗人对传统文化的尊重与深入理解。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现象的敏锐观察和深刻思考,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历史文化的深厚兴趣和尊重。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题幽栖观
仙翁上升去,丹井寄晴壑。
山色接天台,湖光照寥廓。
玉洞绝无人,老桧犹栖鹤。
我欲掣青蛇,他时冲碧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