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投胜业寺,僧讶余不怿。
茗馀因献嘲,君定非韩匹。
止僧坐悦亭,霾翳忽冰释。
诗成投褚中,何必题庙壁。
《谒南岳》【宋·刘克庄】中原昔分裂,五岳仅存一。嗟余生东南,有眼乃未觌。清晨犯寒慄,马上青历历。怪云何处来,对面失崷崒。午投胜业寺,僧讶余不怿。茗馀因献嘲,君定非韩匹。彼来既轩露,君至若封鐍。余谓僧无躁,兹可以理诘。止僧坐悦亭,霾翳忽冰释。石廪先呈身,岣嵝俄见脊。须臾天柱开,最后祝融出。高峰七十二,固已得彷佛。邺侯何尝死,懒残元非寂。恍疑在山中,明当往寻觅。咄哉三尺雪,孤此一双屐。驾言款灵琐,楼堞晃丹赤。柏深不见人,画妙如新笔。珠珑千娉婷,弹棋拊瑶瑟。茫茫鬼神事,荒幻难究悉。吾师太史公,江淮遍浪迹。兹焉又浮湘,汗漫恣游陟。虽然乏毫端,亦颇增目力。规模五字体,蟠屈万丈碧。诗成投褚中,何必题庙壁。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33467c686824d3f0295.html
冰释(bīng shì)的意思:指原本紧张、冷漠的关系或气氛变得缓和或友好。
不怿(bù yì)的意思:不满意、不愿意
不见(bú jiàn)的意思:不再见到,失去联系
呈身(chéng shēn)的意思:呈现出来的形象或姿态。
尺雪(chǐ xuě)的意思:形容雪量很小,只有一尺厚度。
丹赤(dān chì)的意思:形容脸色红润,面色红红的。
东南(dōng nán)的意思:指东南方向。
对面(duì miàn)的意思:指与自己相对或相对立的位置或方向。
犯寒(fàn hán)的意思:指感受到寒冷。
彷佛(páng fó)的意思:形容事物非常相似或相仿,几乎一模一样。
分裂(fēn liè)的意思:指一个整体或团体分散、分离成若干个独立的个体或派别。
封鐍(fēng jué)的意思:指掩盖事实真相,掩饰错误或隐瞒真实情况。
高峰(gāo fēng)的意思:高峰指的是山峰的顶端,也引申为事物的巅峰或顶点。
岣嵝(gǒu lǒu)的意思:形容山峰陡峭高耸。
鬼神(guǐ shén)的意思:指神秘、超自然的力量或存在。
规模(guī mó)的意思:规模指事物的大小、程度或范围。
寒慄(hán lì)的意思:
亦作“ 寒栗 ”。1.因受冷或受惊而身体颤抖。《素问·疟论》:“疟之始发也,先起於毫毛,伸欠乃作,寒慄鼓頷,腰脊俱痛。” 宋 苏轼 《与李公择书》:“ 子由 近作《栖贤僧堂记》,读之惨懔,觉崩崖飞瀑,逼人寒栗。”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仙人岛》:“ 王 出水寒慄,求火燎之。” 梁斌 《播火记》十:“ 冯老兰 一说, 珍儿 脸上腾地红起来,心上不由得寒栗。”
2.因受寒或受惊皮肤上出现的小疙瘩。俗称鸡皮疙瘩。 唐 韦应物 《凌雾行》:“霏微误嘘吸,肤腠生寒慄。” 明 瞿佑 《剪灯新话·牡丹灯记》:“生见之,毛髮尽竖,寒栗遍体,奔走出寺,不敢回顾。” 巴金 《灭亡》第十七章:“人底眼睛只要和它们接触一次,那个人就会连脊梁上都起了寒栗。”
汗漫(hàn màn)的意思:形容汗水流得很多,汗水浸湿衣物。
毫端(háo duān)的意思:形容非常细小、微不足道。
何处(hé chǔ)的意思:指不确定的地方或未知的位置。
何尝(hé cháng)的意思:表示反问,用于表达对某种情况或说法的否定。
何必(hé bì)的意思:表示某种行为或做法没有必要或没有意义。
恍疑(huǎng yí)的意思:形容心中疑惑不解,犹豫不决的状态。
荒幻(huāng huàn)的意思:形容事物离奇、不真实、荒唐。
驾言(jià yán)的意思:指掌握言辞技巧,能够巧妙地运用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意思。
见人(jiàn rén)的意思:指人们相互见面,互相交往的情景。
江淮(jiāng huái)的意思:指江河的宽广和淮河的浅短,用来形容人或事物的宽广和短小。
仅存(jǐn cún)的意思:仅剩下,只有这一个存在
究悉(jiū xī)的意思:彻底了解,详细研究
可以(kě yǐ)的意思:表示事物具有某种能力或条件,可以实现某种行为或达到某种目的。
懒残(lǎn cán)的意思:形容一个人懒散、残废,缺乏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
浪迹(làng jì)的意思:指四处漂泊、流浪的生活状态。
历历(lì lì)的意思:清晰明了,如实详细。
灵琐(líng suǒ)的意思:形容思维敏捷,机智灵巧。
楼堞(lóu dié)的意思:指建筑物的屋檐或山峰等高处。
马上(mǎ shàng)的意思:立即、立刻
茫茫(máng máng)的意思:形容无边无际,没有边界或方向,迷茫无助的状态。
明当(míng dāng)的意思:明确、清楚。
目力(mù lì)的意思:指眼睛的力量和视觉的能力。
蟠屈(pán qū)的意思:形容事物盘曲弯折、曲折复杂。
娉婷(pīng tíng)的意思:指女子举止端庄、温柔婉约的样子。
清晨(qīng chén)的意思:指早晨的时刻。
如新(rú xīn)的意思:像新的一样,状态如初。
三尺(sān chǐ)的意思:三尺是指长度为三尺的物体,用来形容某人或某物的身高或高度。
神事(shén shì)的意思:指超乎寻常的事情,神奇的事件或非凡的事务。
师太(shī tài)的意思:指尼姑或尼修女。
石廪(shí lǐn)的意思:形容言辞刚正,直抒胸臆,不畏权贵。
十二(shí èr)的意思:指十二个,表示数量为十二。
虽然(suī rán)的意思:表示尽管有一定的限制或困难,但仍然承认或接受事实。
太史(tài shǐ)的意思:太史是指古代官职,负责编纂历史和记录史事。在成语中,太史常常用来形容人的学识渊博、博学多才。
天柱(tiān zhù)的意思:指支撑天空的柱子,比喻重要的支持或依靠。
万丈(wàn zhàng)的意思:形容高大、壮丽、浩大的景象或气势。
五字(wǔ zì)的意思:指由五个字组成的词语,也可以指五个字的成语。
五岳(wǔ yuè)的意思:五岳是指中国境内的五座最高的山峰,也用来比喻五个最重要的地方或者人物。
无躁(wú zào)的意思:指人心静、不急躁的状态。
须臾(xū yú)的意思:极短的时间;片刻
轩露(xuān lù)的意思:指高官显贵的屋子里飘出来的香气。
寻觅(xún mì)的意思:寻找;寻求
瑶瑟(yáo sè)的意思:形容音乐声音悠扬动听。
邺侯(yè hòu)的意思:指一个人在地位上超过了自己的本分,过分自负、傲慢。
一双(yī shuāng)的意思:一对、一副
有眼(yǒu yǎn)的意思:形容人有眼力,能够看清事物的本质,具备辨别是非的能力。
余生(yú shēng)的意思:指人的剩余的一生,也可以指人生的最后阶段。
云何(yún hé)的意思:用于问询事情的原因或经过。
至若(zhì ruò)的意思:非常像,极其相似
中原(zhōng yuán)的意思:指中国北方地区的中心,也泛指中心地带。
祝融(zhù róng)的意思:指火焰熊熊燃烧,形容火势猛烈,也用来形容人的热情高涨、激情澎湃。
恣游(zì yóu)的意思:放纵自由地游玩。
字体(zì tǐ)的意思:
◎ 字体 zìtǐ
[style of a written or printed character;script;style of calligraphy] 同一种文字的书法的不同形体,如汉字手写的楷书、行书、草书
最后(zuì hòu)的意思:
◎ 最后 zuìhòu
[final;posteriormost;last;ultimate;utmost] 在时间或次序上在所有其他的后面,最末
最后通牒
这本书的最后一页
七十二(qī shí èr)的意思:形容数量众多,数量繁多。
三尺雪(sān chǐ xuě)的意思:形容雪量非常大,积雪厚度达到三尺。
太史公(tài shǐ gōng)的意思:指史官,也用来形容精通历史、博学多才的人。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中原大地上的寂寞与向往,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的胸襟和哲思。开篇即以“昔分裂”、“仅存一岳”设置了历史沧桑、天地不仁的宏大背景,而“我生东南”则显得孤独而渺茫。在这样的情境下,诗人提出了“有眼乃未觌”的问题,表达了对失去的美好和真理的追寻。
接着,“清晨犯寒慄”、“马上青历历”、“怪云何处来”等句子,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一幅动人的山水画卷。诗人在这片神秘而又险峻的自然中寻找着自己的位置和答案。
“午投胜业寺”以下,诗人与僧侣的对话部分,通过对比和反差的手法,强调了诗人对于真理的追求和坚持。这里,“茗馀因献嘲”、“君定非韩匹”等句,既是对物质世界的超越,也是对精神世界的追寻。
“余谓僧无躁,兹可以理诘。”这一句,则是诗人对于这种追求方式的一种肯定和认可。接下来的“止僧坐悦亭”、“霾翳忽冰释”等句,更是将这种精神的交融与超脱描绘得淋漓尽致。
在最后一部分,诗人通过对高峰、雪景的描写,以及对历史人物的提及,再次强调了自己的情感和思考。全诗以“诗成投褚中”结尾,不仅是对诗歌创作的一种肯定,也是一种文化传承和精神寄托的表达。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和历史沧桑的深刻描写,展现了诗人对于真理、美好和生命意义的深切追问与坚持。其诗风雄浑、意境深远,是一篇集哲理思考与艺术表现于一身的杰出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