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巢县崔尉崔尉》
《送巢县崔尉崔尉》全文
宋 / 司马光   形式: 古风

弱岁淮南,常爱风土美。

悠然送君行,思逐高秋起。

巢湖映微寒照眼清泚

低昂蹙荷芡,明灭葭苇

银花鲙肥鱼,玉粒香米

居人丰乐不与佗乡比。

况得良吏来,倍复蒙嘉祉

君为太学生,气格英伟

登科拾遗举步千里

毋嫌位尚微,观政此为始。

尊公场屋上国泥滓

岂不相离,念子勉为理

当令佳誉新,烨烨满人耳。

高堂虽在远,闻之足为喜。

何必三牲然后甘旨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不与(bù yǔ)的意思:不互相交流或接触

场屋(chǎng wū)的意思:指虚伪、假装的样子或行为。

当令(dāng lìng)的意思:适时、合时宜

登科(dēng kē)的意思:指通过科举考试而被授予功名或官职。

低昂(dī áng)的意思:形容人的姿态或情绪低沉而昂扬。

风土(fēng tǔ)的意思:指地方的风俗、习惯、特色等。

丰乐(fēng lè)的意思:形容生活富足、快乐愉悦。

甘旨(gān zhǐ)的意思:指美味可口的食物,也可用于形容事物的美好、令人满足的感觉。

高堂(gāo táng)的意思:指家庭的大厅,也泛指家庭。

高秋(gāo qiū)的意思:指秋天的季节非常美好,天空高远而明朗,气候宜人。

观政(guān zhèng)的意思:观察政治现象,了解政治状况。

何必(hé bì)的意思:表示某种行为或做法没有必要或没有意义。

淮南(huái nán)的意思:指淮河以南地区,也用来形容某个地方或者某个团体的位置或地域范围。

居人(jū rén)的意思:指人们在某个地方居住、生活。

嘉祉(jiā zhǐ)的意思:嘉祉指吉祥和幸福的事物,也表示美好的时光和幸福的境遇。

举步(jǔ bù)的意思:举步意指迈步行走,也表示行动或前进。

良吏(liáng lì)的意思:指品德高尚、治理有方的官员。

满人(mǎn rén)的意思:指清朝时期的满族人。

明灭(míng miè)的意思:明亮和昏暗交替出现,形容光明的变化。

泥滓(ní zǐ)的意思:指泥土、污泥等脏东西。

岂不(qǐ bù)的意思:表示反问或加强语气,意为“难道不是吗?”、“难道不会吗?”等。

气格(qì gé)的意思:指人的气质和气度。

千里(qiān lǐ)的意思:指很远的距离。

清泚(qīng cǐ)的意思:形容水清而浅。

然后(rán hòu)的意思:表示时间或顺序上的接续关系,指紧接在某个动作或事件之后发生的另一个动作或事件。

弱岁(ruò suì)的意思:指某人年纪尚小,年岁尚幼,尚未成熟。

三牲(sān shēng)的意思:指古代祭祀时所用的牛、羊、猪三种牲畜的总称。

上国(shàng guó)的意思: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在某个方面超过其他国家或地区。

拾遗(shí yí)的意思:拾取遗失的物品。

送君(sòng jūn)的意思:指送别亲友或客人离开。

太学(tài xué)的意思:指大学、学府,也泛指学问、知识。

佗乡(tā xiāng)的意思:远离家乡,生活在他乡。

微寒(wēi hán)的意思:微微寒冷,略有寒意

为理(wéi lǐ)的意思:为了事理或道理而行动或努力。

葭苇(jiā wěi)的意思:葭苇是指一种生长在水边的植物,也用来比喻人的品质或境地。

香米(xiāng mǐ)的意思:形容人品质高尚,道德品行纯正。

相离(xiāng lí)的意思:指两个物体或人之间距离远离,不再接触或相互影响。

学生(xué shēng)的意思:学生指的是正在接受教育的人,特指在学校中接受正规教育的年轻人。

烨烨(yè yè)的意思:形容光辉灿烂、光芒四射

银花(yín huā)的意思:指冬天里飘落的雪花。

英伟(yīng wěi)的意思:指人的才干或事物的伟大。

悠然(yōu rán)的意思:悠然指悠闲自在、无忧无虑的样子,形容心情舒畅、无所牵挂。

玉粒(yù lì)的意思:指美玉,比喻美好的品质或珍贵的东西。

照眼(zhào yǎn)的意思:指事物或言论引起关注、引起注意

正清(zhèng qīng)的意思:清正廉明,公正无私。

尊公(zūn gōng)的意思:尊敬公正的人,尊重公共利益。

太学生(tài xué shēng)的意思:指好学、勤奋的学生。

注释
淮南:淮南地区。
风土美:美丽的风俗习惯。
悠然:悠闲自在。
高秋:秋天的高爽时节。
巢湖:湖泊名。
微寒:微微的寒意。
蹙荷芡:荷花和芡实摇曳。
萦葭苇:芦苇丛中的光影。
银花鲙:银色的鱼脍。
玉粒炊香米:香米饭。
丰乐:丰饶快乐。
佗乡:他乡。
良吏:优秀的官员。
嘉祉:美好的福祉。
太学生:古代学子的一种身份。
英伟:英勇杰出。
登科:科举及第。
拾遗:轻易取得。
位尚微:地位尚低。
观政:参与政务。
尊公:对对方父亲的尊称。
场屋:科举考试场所。
上国:京城。
泥滓:困境。
相离:分离。
勉为理:尽力治理。
佳誉:美好的声誉。
烨烨:光彩照人。
高堂:父母。
闻之足为喜:听到消息足以使人高兴。
三牲:祭祀用的牛、羊、猪。
甘旨:美味的食物。
翻译
年轻时我定居淮南,深深喜爱这里的风土人情。
悠然目送你离去,思绪随着高秋的凉意升起。
巢湖水面微寒,清澈如镜照人心。
水波起伏,荷花和芡实低昂摇曳,芦苇丛中光影闪烁。
银色的鱼脍配上肥美的鱼,香米饭用玉粒烹煮。
这里的人们生活富足快乐,无人能及。
更何况有贤良的官员到来,我们更蒙受恩惠。
你是太学生的身份,气质非凡已见一斑。
科举登第如拾取遗漏,一步登天,前途无量。
不必担心地位尚低,参与政务正是开始。
你的父亲长久在官场,京城生活艰难。
虽然离别让人不舍,但想到你能努力治理地方。
应让美好的名声不断更新,照亮每个人的耳朵。
虽然父母不在身边,听到你的消息也会感到欣慰。
何须羞于言说丰盛的祭品,只要是美味的食物就值得称赞。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司马光创作的,名为《送巢县崔尉》。从艺术风格来看,这是一首送别诗,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离别时的情感和美好祝愿。

首先,从“弱岁家淮南,常爱风土美”几句可以看出,作者对于故乡的眷恋之情溢于言表。这里的“弱岁”指的是年轻的时候,“家淮南”说明诗人成长在淮南一带,这里充满了对自然景观和文化传统的深厚感情。

其次,诗中的“悠然送君行,思逐高秋起”表达了一种淡定的送别心境。"悠然"意味着一种从容不迫的情绪,而“思逐高秋起”则透露出一种随着季节变迁而生的思念之情。

接下来的几句“巢湖映微寒,照眼正清泚。低昂蹙荷芡,明灭萦葭苇。”生动地描绘了送别时的自然景象。“巢湖”即指的是巢县所在的巢湖,这里的景色以清冷而微寒著称,而“照眼正清泚”则强调了水质的清澈。"低昂蹙荷芡,明灭萦葭苇"写出了荷花和蘆葭在秋风中的摇曳姿态,这些景象不仅美化了送别的情境,也增加了诗歌的意境。

接着,“银花鲙肥鱼,玉粒炊香米”两句描绘的是当地的物产。"银花鲙肥鱼"和"玉粒炊香米"都是对巢县丰饶物产的赞美,这里不仅展示了诗人对故土的深情,也反映出作者对于朋友未来生活的美好祝愿。

“居人自丰乐,不与佗乡比”表明了作者对巢县人民生活满足和幸福的肯定。"不与佗乡比"则强调了巢县之所以特别,是因为它拥有良好的治理和民生,因此无需与其他地方相比较。

“况得良吏来,倍复蒙嘉祉”这两句写出了对当地官吏的赞扬。"良吏"指的是清正廉洁、爱民如子的好官,而"倍复蒙嘉祉"则表达了因为有这样的良吏而使得人民生活更加幸福安定。

“君为太学生,气格已英伟”两句赞美了崔尉的学识和气质。"太学生"是对其身份的肯定,而"气格已英伟"则表达了作者对于崔尉不凡才能和非凡抱负的认可。

“登科如拾遗,举步歘千里”这两句描写的是崔尉学业上的成就。“登科如拾遗”意味着考取功名轻而易举,而"举步歘千里"则形容其未来前程似无限广阔。

“毋嫌位尚微,观政此为始”这两句劝勉崔尉即使职位不高,也应以当前的工作岗位作为展现自己政治才能和治理能力的起点。"毋嫌位尚微"意味着不要因为自己的官职较低而感到羞愧,而"观政此为始"则鼓励其将目前的工作作为施展才华和积累经验的开始。

“尊公久场屋,上国困泥滓”这两句写的是崔尉家境。"尊公久场屋"表明崔尉的父亲或尊长拥有稳定的居所,而"上国困泥滓"则形容其家族可能经历了一些困难和挫折。

“岂不重相离,念子勉为理”这两句表达了对崔尉的离别之情。"岂不重相离"意味着对于即将分别的深切感伤,而"念子勉为理"则是对崔尉的鼓励和期望,希望他在未来的日子里能坚持自己的道德准则。

最后,“当令佳誉新,烨烨满人耳”两句写出了崔尉的美好名声。“当令”意味着崔尉现在正处于得势之时,而"佳誉新"和"烨烨满人耳"则表达了他的美德和才华在人们中间广为传颂。

“高堂虽在远,闻之足为喜”这两句表达了即便崔尉将要离开,但只要听到他的一丝好消息,就足以让诗人感到欣慰。"高堂"指的是崔尉的家宅,而"虽在远"则意味着尽管距离遥远。

“何必羞三牲,然后称甘旨”这两句是对传统礼仪中对待宾客的一种反思。"羞三牲"指的是古代对待贵宾时所需的丰盛筵席,而"然后称甘旨"则意味着只有在这样隆重的款待之后,才能真正地享受到美食。这两句诗意在表达,只要崔尉能够成功,不需要过分追求物质上的奢华和礼仪。

总体来说,这首诗不仅展现了作者对故乡的深情,也通过送别的场景,表达了对友人的美好祝愿和鼓励。同时,诗中对自然风光的描绘,对人物品性的赞扬,以及对未来发展的期待,都让这首诗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作者介绍
司马光

司马光
朝代:宋   字:君实   号:迂叟   籍贯: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   生辰:1019年11月17日-1086年

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10月11日),字君实,号迂叟。汉族。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人,世称涑水先生。北宋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宋仁宗宝元元年(1038年),司马光登进士第,累进龙图阁直学士。宋神宗时,因反对王安石变法,离开朝廷十五年,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
猜你喜欢

题画

清霜入林山叶赤,烱烱寒蟾照空碧。

千尺孤峰倚绛霄,俯仰乾坤一秋色。

高怀本与山水同,闲踪得伴渔樵翁。

纵谈不及尘世事,笑指天外南飞鸿。

披图景象看如此,双目顿令清似水。

欲凭粉墨写蓬瀛,更拂溪藤寻画史。

(0)

贾谊宅

闻君放逐此淹留,献纳空悬汉室忧。

旧宅独临湘水远,遗文曾吊屈原愁。

青枫极浦烟光晚,白鸟空江树影秋。

西望不堪怀古意,欲因归去卧沧洲。

(0)

拟李翰林宫中行乐

柳色浮金殿,花香近玉楼。

娇莺闻茝石,语燕傍瀛洲。

旭日明仙仗,香车映御沟。

笙歌何处响,还向未央游。

(0)

感秋·其八

至人不凝物,逍遥可延年。

贪者乃徇名,冠盖卧丘樊。

怀璧雠匹夫,深藏贵若渊。

邦家覆佞口,仲尼欲无言。

始终互相竭,盈亏每旋沿。

默观一元运,至理犹张弦。

(0)

题积庆堂歌

武川之溪,浙水所发源。

西流到金华,合为双溪波流益沄沄。

当其发源处,粤有徐氏居其村。

渠家奕世尚诗礼,种德植义素以积善闻。

有弟与昆,有子及孙,一门之内,蔼然若春温。

世业不陨,善之所积,是乃庆所存。

试观在昔,或七叶珥貂,或三世列戟,悉由微贱高其门。

积德所致讵谓无其因,彼有稔奸肆恶乃获尊。

富安荣者天之未定非天实,薨薨我愿徐氏有引而勿替,百世虽远庆孟敦。

谓予不信请看武川水,源深流长非可谖。

(0)

远怀

老亲独往京城日,贱子复上西江槎。

菽水暂虽离膝下,关河可奈渺天涯。

千岩古木啼鹃鸟,一路东风过楝花。

遥想小儿初学语,月终应是望回家。

(0)
诗词分类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诗人
张昪 蔡薿 黎培敬 吴迈远 刘铉 毕士安 季芝昌 陈康伯 裴休 秦湛 凌濛初 薛综 黄损 李晔 鲍楠 孙不二 宋子侯 乐婉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