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扁舟(piān zhōu)的意思:指小巧轻便的船只,也用来比喻身世低微或贫寒的人。
不得(bù dé)的意思:不能,禁止,不允许
矗立(chù lì)的意思:指高大的物体或人在垂直的位置上直立,显得突出、挺拔。也用来形容人的精神风貌或事物的威严。
登山(dēng shān)的意思:登上山峰,比喻努力奋斗,克服困难,取得成功。
砥柱(dǐ zhù)的意思:砥柱指的是支撑柱子,比喻支持、坚定的力量或支持某个事物的人或事物。
殿宇(diàn yǔ)的意思:指宏伟的宫殿或庙宇,也用来形容宏伟壮丽的建筑物。
东下(dōng xià)的意思:指人往东南方向行动或下山。
陡峭(dǒu qiào)的意思:形容山势、坡度等陡急。
风利(fēng lì)的意思:风利形容风势猛烈,刮得很快。比喻事物发展迅速,势头强劲。
附会(fù huì)的意思:根据某种联系或暗示而联想到其他事物。
孤山(gū shān)的意思:指孤立的山峰或独立的山岭,也用来形容一个人在社会中孤独无助。
会当(huì dāng)的意思:表示能力、才智等经过培养后能够达到某种水平或程度。
今古(jīn gǔ)的意思:今古意为从古至今,表示时间的长久和历史的悠久。
九派(jiǔ pài)的意思:形容一个人的能力或技艺非常高超,能够在多个领域中都表现出色。
空江(kōng jiāng)的意思:指江河水面上没有船只行驶,形容寂静无声的景象。
玲珑(líng lóng)的意思:形容器物小巧精致,也用来形容人的机灵聪明。
迷离(mí lí)的意思:形容事物不清晰、模糊不明。
年祀(nián sì)的意思:年年都能丰收,寓意吉祥、幸福。
篷窗(péng chuāng)的意思:指窗户上的篷子,比喻人的心机和阴险狡诈的本性。
彭郎(péng láng)的意思:形容人的容貌或举止粗鲁、粗野。
峭绝(qiào jué)的意思:形容山峰陡峭而高耸,景色壮丽。
吞吐(tūn tǔ)的意思:指吞咽、咀嚼、消化食物的过程。也可比喻处理事情的能力、处理信息的速度等。
吴楚(wú chǔ)的意思:指吴国和楚国,泛指两个相距较远的地方。
遐瞩(xiá zhǔ)的意思:指远远超过他人,高出一筹。
下时(xià shí)的意思:指逆境或困难时期。
仙姝(xiān shū)的意思:指貌美而出众的女子,也形容女子容貌美丽动人。
小孤(xiǎo gū)的意思:形容人孤独无援,缺乏支持或帮助。
谐语(xié yǔ)的意思:谐语是指在音韵上相近或相同,但在意义上不同的词语之间的关联。
浔阳(xún yáng)的意思:浔阳是一个地名,指的是江西省南昌市的一个城区,也用来形容美丽的风景。
倚傍(yǐ bàng)的意思:指依靠、倚赖别人的意思。
屹然(yì rán)的意思:屹然表示坚定稳固,高耸不倒的意思。
一棹(yī zhào)的意思:指一只船桨,比喻一种力量或手段。
云互(yún hù)的意思:指云彩相互交错,形成云层密布的景象。也比喻众多人或事物互相交错、纷杂。
中流(zhōng liú)的意思:处于中间位置,居于中间地位。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小孤山的壮丽景色与历史传说,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叹和对历史文化的感慨。
首先,开篇“九派来浔阳,巨漫汇吴楚”以磅礴之势描绘了长江水系的广阔与奔腾,引出小孤山的地理位置,位于长江之中,连接着吴楚大地,气势恢宏。
接着,“屹然小孤山,中流作砥柱”将小孤山比作长江中的砥柱,形象地展示了其在自然环境中的独特地位和坚韧不拔的精神象征。
“玲珑一峰秀,烟云互吞吐”则细腻地描绘了小孤山的山形之美,以及云雾缭绕的景象,赋予了山峰以生动的生命力和神秘色彩。
“何年祀仙姝,凿翠辟殿宇”通过神话传说,增添了小孤山的文化底蕴,表达了人们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崇拜。
“旁有彭郎矶,附会资谐语”提到了与小孤山相邻的彭郎矶,通过民间故事的引用,丰富了诗歌的内容,增加了趣味性。
“一棹溯空江,迷离值微雨”描绘了诗人乘船游览时的场景,微雨中的空江增添了几分朦胧美,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思绪。
“篷窗纵遐瞩,兹山快先睹”表达了诗人对小孤山美景的渴望和欣赏,以及对自然之美的赞叹。
“风利不得泊,登山兴偏阻”描述了诗人因风大而无法靠岸,登山的兴致也因此受阻的情景,体现了自然力量的不可抗力。
最后,“扁舟东下时,斯游会当补”表达了诗人对未能完成游览的遗憾,同时也对未来再次游览的期待,充满了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小孤山自然景观和历史文化元素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美、对历史文化的感慨以及对未来的憧憬,是一首富有情感和意境的佳作。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颂六十二首·其十八
惰学迷三教,问者不知一。
合萼不结核,敷华何得实。
徒生高慢心,凌他非好毕。
坠落幽暗道,开闭牢深密。
一入百千年,万亿苦逼切。
对苦悔无知,方由堕慢媟。
至人善取譬,立志须明律。
英雄慢法时,焉知悔今日。
中和甲辰年冬十月,奉使东泛,泊舟于大珠山下。凡所入目,命为篇名,啸月吟风,贮成十首寄高员外·其六海鸥
慢随花浪飘飘然,轻摆毛衣真水仙。
出没自由尘外境,往来何妨洞中天。
稻粱滋味好不识,风月性灵深可怜。
想得漆园蝴蝶梦,只应如我对君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