削觚使就规,涅缟忽失素。
变本乃为奇,矜新众所骛。
因物付物间,斯理则已具。
夫岂圣人作,而顾谢物智。
《古风三首》【清·赵俞】弧矢用威敌,还为奸宄利。苍姬六典书,莽新实阶厉。国息既薮慝,况乃肉刑议。后圣师前古,专在行仁义。本同末则殊,沿革随时世。孟轲今复起,亦不讲井地。未闻书契作,仍可结绳治。圣人大法天,亦行所无事。鸿纤列万品,一一自禀赋。削觚使就规,涅缟忽失素。变本乃为奇,矜新众所骛。人于大块中,果蓏一虫蠹。吾欲追淳朴,各各安其故。因物付物间,斯理则已具。斯螽夏切股,翰音晨引吭。彼岂能自主,时至乃翕张。测天凭仪器,俄已易躔次。测晷以刻漏,时亦乖启闭。夫岂圣人作,而顾谢物智。任人斯有为,任天故不二。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49067c6d2f7d7eb0199.html
禀赋(bǐng fù)的意思:指人的天赋、才能、资质。
不二(bù èr)的意思:独一无二,没有第二个
测天(cè tiān)的意思:预测天象,推测天命。
躔次(chán cì)的意思:躔次是一个形容词,意思是一再重复,反复出现。
虫蠹(chóng dù)的意思:指蛀虫啃咬木材,比喻内部腐朽、道德败坏。
淳朴(chún pǔ)的意思:指人心纯真朴实,不做作,不矫揉造作。
大块(dà kuài)的意思:大块指的是体积较大或数量较多的东西。
大法(dà fǎ)的意思:指权威、法律、规章等。
典书(diǎn shū)的意思:指权威的书籍或经典的著作。
法天(fǎ tiān)的意思:指众多人的力量无法抵挡,无法阻挡。
各各(gè gè)的意思:形容人或事物各不相同,各有特点。
顾谢(gù xiè)的意思:表示感激之情,回报别人的恩情。
果蓏(guǒ luǒ)的意思:形容事物完美无缺,毫无瑕疵。
翰音(hàn yīn)的意思:指文采华美的音乐或文章。
鸿纤(hóng xiān)的意思:形容细长而有力的鸿雁羽毛。也用来比喻文章或书法墨迹的工整。
后圣(hòu shèng)的意思:指后来的圣人或伟人。
弧矢(hú shǐ)的意思:指箭或弓弦所形成的弧形。
奸宄(jiān guǐ)的意思:指坏人或奸诈的人,也指为非作歹的人。
结绳(jié shéng)的意思:用绳子或线束紧或绑扎物体,比喻团结一致,互相依靠,共同努力。
阶厉(jiē lì)的意思:形容层次分明,逐级递进,高低有序。
井地(jǐng dì)的意思:指人为了争夺地盘或权势而斗争,不择手段,残忍无情。
刻漏(kè lòu)的意思:形容时间过得很快,比喻光阴易逝。
况乃(kuàng nǎi)的意思:更何况,何况
理则(lǐ zé)的意思:理智是行为的准则,遵循道理做事。也指遵守法律法规、道义准则。
六典(liù diǎn)的意思:指六种典籍,即《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周礼》。也指六种典章制度,即仪式、礼仪、法律、制度、规范、典章。
孟轲(mèng kē)的意思:孟轲是指孟子和轲辕,表示两个人物或事物的结合,形容两者相互配合,相得益彰。
启闭(qǐ bì)的意思:启动和关闭,表示开始和结束。
岂能(qǐ néng)的意思:表示不可能或不能够。常用于反问句或否定句中,用来表达强烈的否定态度。
前古(qián gǔ)的意思:指古代的事物或人物,通常用来形容古老、遥远的时代。
任天(rèn tiān)的意思:任意天地,随心所欲。
任人(rèn rén)的意思:接受、承担、履行职责或任务。
仁义(rén yi)的意思:仁义是指仁慈和公正的品质,表达了对他人的关爱和对正义的追求。
人大(rén dà)的意思:指人多、人众的大会或大型组织。
肉刑(ròu xíng)的意思:指用残忍的方法对待他人,特指用酷刑折磨、虐待他人。
绳治(shéng zhì)的意思:指通过严厉的法律手段来治理社会,以达到维护社会秩序的目的。
圣师(shèng shī)的意思:指德高望重、被人尊崇敬仰的学者或教育家。
圣人(shèng rén)的意思:指具有高尚品德、智慧卓越的人
时世(shí shì)的意思:指当前的时代或社会环境。
书契(shū qì)的意思:书面上的约定或契约。
斯螽(sī zhōng)的意思:形容人或事物的声誉很高,有很高的威望。
随时(suí shí)的意思:任何时间,没有限制
万品(wàn pǐn)的意思:指德行高尚、品质优良的物品或人。
无事(wú shì)的意思:没有事情发生,平静无事
翕张(xī zhāng)的意思:形容人的行为或态度急躁、不安。
纤列(xiān liè)的意思:形容人或物排列整齐、有序。
行所(xíng suǒ)的意思:行所指的是人们活动的地方或领域。
沿革(yán gé)的意思:指事物的发展演变过程。
仪器(yí qì)的意思:指用于测量、观察、实验等科学活动的工具或设备。
一自(yī zì)的意思:自己一个人,独自一人
一一(yī yī)的意思:逐个、一个一个地;按顺序、依次。
引吭(yǐn háng)的意思:指发出声音,尤指高声喊叫或歌唱。
有为(yǒu wéi)的意思:有才能、有作为、有成就。
在行(zài háng)的意思:指某人在某个领域或某种技能上非常熟练、精通。
至乃(zhì nǎi)的意思:极其、非常
自主(zì zhǔ)的意思:自主指的是个体或组织独立自主地行动,不受他人控制或干涉。
这首诗探讨了历史与道德、法律、社会秩序之间的复杂关系,以及人性与社会变迁的深刻矛盾。诗人通过对比“苍姬六典”与“莽新”的不同,揭示了道德与法律在不同历史时期的不同表现和影响。同时,诗中引用“后圣师前古,专在行仁义”,强调了道德与仁义在社会治理中的重要性。
接着,诗人批判了“孟轲今复起,亦不讲井地”的现象,即现代社会对传统道德观念的忽视,以及对简单原始治理方式的盲目推崇。通过“未闻书契作,仍可结绳治”的反问,表达了对现代文明与传统智慧之间关系的思考。
进一步,诗人提到“圣人大法天,亦行所无事”,指出圣人遵循自然法则,行事顺应天道,暗示了人类社会应该追求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理想状态。通过“鸿纤列万品,一一自禀赋”描绘万物各有其性,强调了尊重自然规律的重要性。
最后,诗人通过“斯螽夏切股,翰音晨引吭”等自然现象的描述,隐喻人类社会中的个体行为与社会秩序的关系,强调了顺应自然与社会规律的重要性。同时,诗人也反思了人类社会中“测天凭仪器,俄已易躔次。测晷以刻漏,时亦乖启闭”的现象,即科技发展与时间管理的矛盾,以及“夫岂圣人作,而顾谢物智。任人斯有为,任天故不二”的结论,即无论时代如何变迁,人类都应遵循自然与社会的内在规律,实现和谐发展。
置身青云顶,举步凌峥嵘。
木脱棱角出,路断略彴横。
架木半欲颓,动摇轰有声。
手攫藤枝软,足踏松根轻。
回风入绝涧,琴筑相和鸣。
岭猿下取饮,见人却数惊。
默念垂堂戒,忧来纷填膺。
到驿聊取适,未敢询去程。
严霜白于水,节候已逾秋。
惟有庭下菊,叶老枝仍遒。
或言骨太傲,姿熊少温柔。
岂知鼓泽令,澹荡与同流。
五斗腰不折,古书自校仇。
南山对纸笔,素心谁共抽。
或访五柳宅,巾车本无辀。
清风不觉寒,特为晚节留。
飒飒万木落,菀枯难自由。
君真安淡泊,气味孰能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