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颉始作书,已闻夜鬼哭。
试钳文上下,自读口亦悱。
帝后各擅书,亲释文如蚁。
默对淹永日,错昧暾与朏。
《青华阁帖三卷绍兴御刻皆二王书后有释文余颇辨其误复跋一诗》【清·姚鼐】苍颉始作书,已闻夜鬼哭。官民信治察,淳朴存有几。何况尚草法,几牖骇蛇虺。笔势取奔趋,形体杂叆霼。多寡乱马足,左右错丁尾。假如羲献存,翰墨矜有斐。试钳文上下,自读口亦悱。儒者厌草书,所识讵不韪。伤哉宋南渡,国有存陈唏。铁马苟临江,所忧杭一苇。柰何耽安燕,宫苑艳禯卉。近拟大观年,取法寔比匪。镌工聚乐石,名帖启籯篚。帝后各擅书,亲释文如蚁。吾今适无事,旧册陈几棐。颇亦从俗嗜,骧腾震瑰玮。默对淹永日,错昧暾与朏。旧释或得失,吾说亦葑菲。古帖残阙馀,谁能诵娓娓。盍各陈小辨,聊于博弈伟。若夫大雅才,自命则吾岂。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56667c68dbf91d98826.html
安燕(ān yàn)的意思:安定和谐、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宁繁荣。
奔趋(bēn qū)的意思:形容人们争相奔走、追逐的样子。
笔势(bǐ shì)的意思:指书法或绘画时所运用的笔画技巧和动作。
博弈(bó yì)的意思:指在竞争、斗争中进行策略和智慧的较量。
不韪(bù wěi)的意思:指言语或行为不合时宜,不得体。
残阙(cán quē)的意思:指残缺不全的遗迹或文物。
草书(cǎo shū)的意思:指一种行书的字体,泛指潦草、难辨的字迹。
草法(cǎo fǎ)的意思:指不按规矩办事、胆大妄为的行为。
淳朴(chún pǔ)的意思:指人心纯真朴实,不做作,不矫揉造作。
从俗(cóng sú)的意思:遵循大众的习俗和观点
大雅(dà yá)的意思:指高尚、典雅的风格或品味。
大观(dà guān)的意思:指宏伟壮观的景象或场面。
得失(dé shī)的意思:指获得和失去,得到和失去的对比。
多寡(duō guǎ)的意思:指数量的多少。
葑菲(fēng fēi)的意思:形容人或事物美丽华贵,宛如仙境。
宫苑(gōng yuàn)的意思:宫殿和花园,形容豪华富丽的建筑和环境。
官民(guān mín)的意思:指官员与百姓之间的关系。
瑰玮(guī wěi)的意思:形容美好、珍贵、稀奇的事物。
国有(guó yǒu)的意思:由国家所有,属于国家所有
翰墨(hàn mò)的意思:指书法或绘画的艺术。
盍各(hé gè)的意思:盍各是一个古代汉语成语,意为“为何不”。表示质问或劝诱对方为何不去做某件事或采取某种行动。
何况(hé kuàng)的意思:更不用说;更何况
几棐(jǐ fěi)的意思:几乎、差不多
假如(jiǎ rú)的意思:假如意为“如果”,表示设想或假设的情况。
乐石(lè shí)的意思:乐于接受批评和指导,不怕被人指出错误。
马足(mǎ zú)的意思:形容马跑得非常快。
名帖(míng tiě)的意思:指人的名字写在帖子上,表示名声远扬,声名显赫。
柰何(nài hé)的意思:表示询问原因,表示追问理由。
南渡(nán dù)的意思:指古代人民或军队由北方渡过江河南下,特指历史上刘备率军南渡长江,意味着转危为安,重获胜利。
取法(qǔ fǎ)的意思:借鉴他人的方法或经验。
儒者(rú zhě)的意思:指儒家学派的学者或信奉儒家思想的人。
若夫(ruò fú)的意思:指某种情况或状态出现时,就会随之而有的事物或现象。
上下(shàng xià)的意思:上下表示范围或顺序,上指高处、前者或前侧,下指低处、后者或后侧。
蛇虺(shé huī)的意思:指人险恶、毒辣、狡诈。
释文(shì wén)的意思:
◎ 释文 shìwén
(1) [offer phonetic and semantic explanation of written words]∶解释文字音义(多用于书名,如《经典释文》)
(2) [work out the meaning of old characters]∶考订甲骨文、钟鼎文等
所识(suǒ shí)的意思:
相识。亦指相识的人。《礼记·檀弓上》:“有殯……所识,其兄弟不同居者皆弔。”《孟子·告子上》:“万钟於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铁马(tiě mǎ)的意思:指坚固、可靠的交通工具或战马。
娓娓(wěi wěi)的意思:形容声音悦耳动听,细腻动人。
无事(wú shì)的意思:没有事情发生,平静无事
羲献(xī xiàn)的意思:指人们对于伟大的文化艺术作品或者杰出人才的崇敬和推崇。
骧腾(xiāng téng)的意思:形容马匹奔驰飞腾的样子,比喻事物蓬勃向前发展。
小辨(xiǎo biàn)的意思:小小的分辨、辨别。
形体(xíng tǐ)的意思:指人或事物的外貌、形态。
雅才(yǎ cái)的意思:指文雅有才华的人。
一苇(yī wěi)的意思:比喻柔弱的力量也能产生巨大的影响。
永日(yǒng rì)的意思:永远、一整天
自命(zì mìng)的意思:自己给自己以某种身份或称号。
作书(zuò shū)的意思:指撰写文章、著书立说。
左右(zuǒ yòu)的意思:左右表示大致的范围或数量,也可以表示左边和右边。
这首诗由清代诗人姚鼐创作,名为《青华阁帖三卷绍兴御刻皆二王书后有释文余颇辨其误复跋一诗》。全诗以鉴赏古帖为线索,展开对书法艺术的深刻思考。
诗中首先提到古代文字的创制,引出“苍颉始作书,已闻夜鬼哭”的典故,暗示文字的诞生对社会的影响深远。接着,诗人探讨了官民治理与风俗习惯对文化传承的影响,指出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保持传统文化的淳朴与纯粹实属不易。
进入书法主题,诗人描述了草书的特性和变化,指出其笔势奔放、形态各异的特点,同时也表达了对传统书法大师如王羲之、王献之作品的敬仰。诗人通过尝试模仿和解读这些作品,反思了书法艺术的真谛,并对当时社会中对草书态度的转变表示了担忧。
进一步地,诗人批判了宋代南渡后,国力衰微,却仍沉迷于奢华享乐,忽视了文化传承的重要性。他以“铁马苟临江,所忧杭一苇”形象地描绘了国家面临的危机,强调了文化精神在国家兴衰中的关键作用。
最后,诗人提出自己的观点,认为在面对传统文化与现代审美之间的冲突时,应保持客观和包容的态度,既不应盲目推崇传统,也不应完全摒弃新潮。他鼓励人们在欣赏古帖的同时,勇于辨析其中的真伪,以促进文化的健康发展。
整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对书法艺术的深厚理解,也反映了他对社会文化现象的敏锐洞察,以及对传统文化价值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