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田败粟麦,欲诉嗟无赇。
昔之心所哀,今也执其咎。
八九(bā jiǔ)的意思:指时间或事物的数量接近九成,接近完全。
饱食(bǎo shí)的意思:指吃得饱饱的,饱食一顿。
不勤(bù qín)的意思:不勤指不勤奋、不勤劳、懒惰。
不久(bù jiǔ)的意思:不久表示时间短暂,不久之后即将发生或结束。
惭疚(cán jiù)的意思:内心感到愧疚、羞愧。
仓庾(cāng yǔ)的意思:形容人或物质极其贫乏,没有丝毫余裕。
乘田(chéng tián)的意思:指利用别人的劳动成果或借助他人的力量来达到自己的目的。
笞扑(chī pū)的意思:用鞭笞进行惩罚或打击
丰年(fēng nián)的意思:指农作物丰收的年景,也用来形容事业或生活充满丰富和富裕的状态。
父母(fù mǔ)的意思:指父亲和母亲,家长,也泛指父母亲属。
敢不(gǎn bù)的意思:用于表示对某种行为或决策的肯定和赞同。
何有(hé yǒu)的意思:没有什么,没有的事
贱子(jiàn zǐ)的意思:指品德低劣、卑鄙无耻的人。
间关(jiān guān)的意思:指相邻的两个关卡或要塞之间的地带,也比喻相隔不远的两个地方。
奸桀(jiān jié)的意思:指奸邪之人,指心术不正、行为恶劣的人。
僵仆(jiāng pū)的意思:指僵硬、不能动弹的人,比喻行动迟缓、无能为力的状态。
况乃(kuàng nǎi)的意思:更何况,何况
懔懔(lǐn lǐn)的意思:形容人的神情憔悴、疲倦。
老弱(lǎo ruò)的意思:指老年和弱势群体。
僚友(liáo yǒu)的意思:指同事或朋友之间互相帮助、支持、团结的关系。
内讼(nèi sòng)的意思:指同一个家庭、同一个团体内部的争斗和纷争。
南亩(nán mǔ)的意思:指土地肥沃,适合种植农作物的田地。
剽盗(piāo dào)的意思:指盗窃、窃取别人的财物或知识。
其后(qí hòu)的意思:指在某个事件或情况之后
黔首(qián shǒu)的意思:指人民群众的首领或代表。
十室(shí shì)的意思:指一个人的声望或影响力能够影响到十个家庭。
水旱(shuǐ hàn)的意思:形容灾难连绵不断,人们生活艰难。
同忧(tóng yōu)的意思:共同忧虑、共同担忧
万一(wàn yī)的意思:表示对可能发生的不好的事情做出预防或警示,以防止损失或避免后悔。
县吏(xiàn lì)的意思:指担任县级地方政府行政机关工作的官员。
乡邻(xiāng lín)的意思:指同乡的邻居,也泛指同乡。
心所(xīn suǒ)的意思:指某人内心所愿、所想、所思的地方。
怡然(yí rán)的意思:心情愉快,安逸自得
一毫(yī háo)的意思:形容极其微小或细微的事物。
原田(yuán tián)的意思:指田地原本的状态,比喻事物最初的样子或本来的面貌。
在野(zài yě)的意思:指某人或某团体失去权力、地位或职位,不再处于掌权的地位,而是在社会上处于边缘或被排斥的状态。
铢两(zhū liǎng)的意思:铢两是一个古代的计量单位,比喻微小的差异或细微的差别。
坐逮(zuò dǎi)的意思:被捕或被逮捕。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政治家王安石的作品,反映了他对当时社会现实的深刻关注和批判。诗中通过对比昔日与今日的差异,表达了诗人对于百姓苦难和官府贪婪的愤慨之情。
首句“贱子昔在野”直接点出了诗人的自谦之态,“心哀此黔首”则透露出诗人对贫困人民的同情。接着“丰年不饱食,水旱尚何有”描绘了即便是在丰收年份,百姓也不得温饱,更别提遇到水旱灾害的情况。这两句突出了农民生活的艰辛。
而后文“特愁吏之为,十室灾八九”则揭示了官府的贪腐和不作为导致的社会问题,即便不是所有官吏都有问题,但大多数已沦为灾难的根源。接下来的几句通过“原田败粟麦,欲诉嗟无赇”、“间关幸见省,笞扑随其后”等描述了农民生活的困顿,以及官府对此种情况的冷漠态度。
诗中还特别强调了时间背景“况是交冬春”,以及老弱之人在这样的环境下更是难以生存的情况。最后,通过“州家闭仓庾,县吏鞭租负”、“乡邻铢两徵,坐逮空南亩”等句子,批判了官府的暴行,以及农民因而陷入更深的困境。
诗人在最后几句中表达了对当权者自视为“民父母”的愤慨,并通过“乘田圣所勉,况乃余之陋”等字眼,强调自己虽然不才,但对于国家和百姓的忧虑与关切仍旧是真挚的。全诗末尾,“内讼敢不勤,同忧在僚友”则表现了诗人对朝廷内部矛盾和官员之间勾心的担忧,以及他希望与志同道合之士共同为民请命、分忧的愿望。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比和强烈的情感表达,深刻地揭示了宋代社会问题,特别是官府贪腐导致的农民困苦,以及诗人对于改革现状的迫切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