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哉二戎日内坏,不思刷去仍资存。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安忍(ān rěn)的意思:指心灵安定,忍耐宽容。
不试(bù shì)的意思:不去尝试或不去验证,就没有办法知道结果或判断准确性。
不得(bù dé)的意思:不能,禁止,不允许
不啻(bù chì)的意思:不仅仅是,可以说是
冲荡(chōng dàng)的意思:形容力量、情感等激烈冲击或剧烈动荡。
此者(cǐ zhě)的意思:指代当前所指的人或事物。
诞妄(dàn wàng)的意思:形容说话或行为荒谬无理,毫无根据。
得人(dé rén)的意思:
◎ 得人 dérén
[choose the right person for the right job] 用人得当东南(dōng nán)的意思:指东南方向。
古人(gǔ rén)的意思:指古代的人,也泛指古代的智者或先贤。
观世(guān shì)的意思:指人们应该从观察世界中的事物和现象中获取智慧和启示,以便更好地认识和理解世界。
汗漫(hàn màn)的意思:形容汗水流得很多,汗水浸湿衣物。
何自(hé zì)的意思:自己如何,自身如何
几希(jī xī)的意思:希望微乎其微。
疆场(jiāng chǎng)的意思:疆场指战争的战场,也用来比喻斗争、竞争的场所或情况。
立足(lì zú)的意思:稳固地站立在某个地方,也指在某个领域或环境中立足,取得稳定的地位或成功。
礼义(lǐ yì)的意思:指在人际交往中,应该以礼相待,互相尊重。
流汗(liú hàn)的意思:因紧张、劳累、恐惧等情绪而出汗。
迷昏(mí hūn)的意思:使人迷惑、困扰,无法理解或判断清楚。
内侮(nèi wǔ)的意思:指内部的欺骗和背叛。
难能(nán néng)的意思:难以能够、很少有能力或机会做到的事情。
南辕(nán yuán)的意思:指南辕向南,表示事物走向逆境、衰败或失败。
气类(qì lèi)的意思:形容非常生气或愤怒的样子。
禽兽(qín shòu)的意思:指行为举止像禽兽一样的人,形容其品行恶劣,行为下流。
侵欲(qīn yù)的意思:指贪欲膨胀,欲望无止境,不能满足的状态。
去就(qù jiù)的意思:表示选择或决定去或不去的意思。
人相(rén xiāng)的意思:指人的相貌或面相。
日内(rì nèi)的意思:指在同一天内,表示时间非常短暂。
尚自(shàng zì)的意思:尚自意为重视自己,珍视自己的价值和尊严。
虽然(suī rán)的意思:表示尽管有一定的限制或困难,但仍然承认或接受事实。
天下(tiān xià)的意思:指整个世界、全国或全境。
跳出(tiào chū)的意思:超越、突破困境或限制
推尊(tuī zūn)的意思:指推崇、尊敬。
无伦(wú lún)的意思:毫无关系或者没有任何联系
西北(xī běi)的意思:指方向为西北,也用来形容坚定不移的意志和勇敢向前的精神。
罅隙(xià xì)的意思:指裂缝、狭窄的缝隙。
已不(yǐ bù)的意思:已经不再,已经不是
一戎(yī róng)的意思:指一个国家或一个民族团结一致,共同抵御外敌。
之子(zhī zǐ)的意思:指父母的孩子,也可以指某人的儿子。
中国(zhōng guó)的意思:指中国这个国家,也可用来指中国的文化、历史和人民。
- 翻译
- 外族的入侵从何时开始,正值我中华陷入迷茫昏暗。
他们各自捏造谎言,夸大事实,寻找机会扎根。
他们夸耀自己的强大,企图压制和威逼,寻求天下人的尊崇。
他们的势力已经无法控制,但仍冲击着源头。
一次军事侵略,意图侵犯内部,还派重兵驻守边疆。
为何内外敌人日益嚣张,却不思除掉,反而依赖他们。
听说古人只按种族划分,视夷狄为禽兽。
可惜没有礼仪约束,导致很少有人能相互理解。
我看那些陷入这种困境的人,就像站在火堆旁等待焚烧。
没想到你已经有所觉悟,却不想摆脱,反而想做什么?
我正要去西北谋生,听说你也准备南下。
虽然你的决定在你手中,但我怎能忍心不伸出援手帮助你。
- 注释
- 二夷:指外族。
乘:趁着。
迷昏:迷茫昏暗的状态。
阴诬:捏造的谎言。
张诞妄:夸大其词。
株根:根基。
压甚畏:压制和威逼。
钓博:引诱、争夺。
洪其源:源头汹涌。
内侮:内部侵犯。
资存:依赖存在。
第气类:按种族划分。
相扪:相互理解。
陷此者:陷入困境的人。
火立足向燔:像站在火堆旁等待焚烧。
?:此处原文可能有误。
西北食:去西北谋生。
东南辕:南下。
去就:决定去留。
试援:伸出援手。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古人对外来夷狄侵扰的愤慨与无奈。开篇即点出二夷之来,乘虚而入,中国处于迷昏状态。此时,人们互相诬陷,寻找借口以自保,但实则无法制止其蔓延。
诗中表现了对外敌的畏惧和对国内不睦的忧虑。"钓博天下要推尊"一句,透露出作者对于权势之争的无奈。随后,诗人批评二夷侵扰不断,不思反省,而是继续积聚力量。
古人曾将夷狄比作禽兽,此处表达了对这种野蛮行为的鄙视与哀叹。"吾观世之陷此者,不啻火立足向燔"一句,形象地描绘出世道混乱,人心不古。
接着,诗人转向个人情感,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和关切。"岂期之子既自悟,不思跳出乃欲?"这一问句,流露出对朋友能否自我觉醒、摆脱困境的关心。而结尾两句,则是诗人表达自己虽然要前往西北,但仍然关注着东南方向,那里有他所挂念的人。
这首诗语言激昂,情感丰富,既表现了作者对国家大事的忧虑,也流露出个人情感的温暖。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