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题 徐 秘 校 达 轩 宋 /王 炎 洙 泗 之 学 心 为 宗 ,以 心 会 理 俱 圆 融 。皎 如 日 月 犹 有 蚀 ,岂 可 讲 习 无 深 功 。仲 祥 家 自 有 师 友 ,个 中 尝 指 入 门 否 。磨 大 约 浸 灌 更 覃 ,道 不 外 求 皆 我 有 。灵 台 四 辟 如 八 窗 ,面 面 高 明 悉 通 透 。此 道 周 流 无 定 名 ,此 心 微 妙 无 定 形 。知 随 物 诱 心 失 位 ,思 而 不 达 空 营 营 。为 君 再 下 一 转 语 ,敬 以 摄 心 思 乃 精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辟如(pì rú)的意思:指某种情况或现象非常像另一种情况或现象,几乎一模一样。
不外(bù wài)的意思:不超出、不超过、除此以外
不达(bù dá)的意思:不达意指不达到目标或不达到预期结果。
定形(dìng xíng)的意思:定形有两个基本含义。第一个含义是指确定形势或结果。第二个含义是指使某物变得稳定或固定。
定名(dìng míng)的意思:确定名字;给予称号
高明(gāo míng)的意思:高明指的是聪明、智慧、才智出众。
个中(gè zhōng)的意思:指事物中的一部分或其中的一种情况。
会理(huì lǐ)的意思:能够理解和明白事物的道理,能够理解和掌握事物的本质。
讲习(jiǎng xí)的意思:指教、讲解学问。
浸灌(jìn guàn)的意思:浸泡灌溉,比喻长时间不断地教育或灌输
灵台(líng tái)的意思:指人的心灵或思维的宝地,也比喻有才智、有见识的人。
面面(miàn miàn)的意思:形容事物全面、各个方面都有。
明悉(míng xī)的意思:明白,了解。
磨砻(mó lóng)的意思:形容人勤奋努力,不怕辛苦。
岂可(qǐ kě)的意思:表示不可、不能、绝不。
日月(rì yuè)的意思:指时间的长久或长远,也可表示情感的深厚或事物的永恒。
入门(rù mén)的意思:指初学者刚开始学习某个领域或技能的阶段。
摄心(shè xīn)的意思:摄取他人的心思或情感。
深功(shēn gōng)的意思:指深奥的学问或技艺。
师友(shī yǒu)的意思:指教导自己学问或事业上的人,也可以指朋友中的导师。
失位(shī wèi)的意思:失去原有的地位或职位。
四辟(sì pì)的意思:四个方向都被拒绝或排除。
覃思(tán sī)的意思:深思熟虑,慎重考虑
外求(wài qiú)的意思:指通过外部寻求帮助或解决问题。
微妙(wēi miào)的意思:形容事物细小而精致,含有微妙之处,也指事物的变化或情感的微妙差异。
物诱(wù yòu)的意思:用物品来引诱别人,使其陷入困境或受到诱惑。
心思(xīn sī)的意思:指人的思想、意图、心思。也可指思考的过程和结果。
心会(xīn huì)的意思:心灵相通,心意相通。
一转(yī zhuǎn)的意思:指情况或状态发生迅速的变化,转变得很快。
营营(yíng yíng)的意思:形容事物充满活力、繁忙、忙碌的样子。
圆融(yuán róng)的意思:形容人的性格或事物的性质完美和谐、统一。
洙泗(zhū sì)的意思:指水流湍急的样子。
转语(zhuǎn yǔ)的意思:转变语言表达方式,用一种隐晦的方式表达意思,通常需要借助比喻或暗示来传达信息。
一转语(yī zhuǎn yǔ)的意思:指言辞一转折,意思突然改变。
磨砻浸灌(mó lóng jìn guàn)的意思:指通过反复磨砺和深入浸润来培养和教育。
- 翻译
- 洙泗之学以心为根本,通过心灵体会道理都融为一体。
即使日月明亮仍有阴影,怎能说学习无需深入功夫。
仲祥家中自有一师一友,是否曾指点过入门之道。
不断磨炼、浸润、思考,真理不在别处,全在我心中。
心灵如八面窗户敞开,每一方面都清晰透彻。
这种道路没有固定名称,这种心境没有固定形态。
若被外物诱导,心灵偏离正道,空想无益。
为你再提一点建议,恭敬地集中思想,才能精进。
- 注释
- 洙泗:古代儒家学派的重要地方。
宗:根本, 根源。
以心会理:通过心灵去理解道理。
皎如日月:比喻光明正大。
犹有蚀:仍有不足之处。
仲祥:人名或代指贤良之人。
个中:其中。
磨砻浸灌:反复磨砺和培养。
覃思:深入思考。
道不外求:真理不需向外寻求。
灵台:古人对心灵的比喻。
八窗:比喻全面开放。
知随物诱:知识受外界诱惑。
心失位:心灵失去平衡。
空营营:空忙无所得。
- 鉴赏
这首诗是南宋时期诗人王炎所作,题目为《题徐秘校达轩》。从诗的内容和风格来看,可以分析出以下几点:
1. 诗中的“洙泗之学”指的是儒家學說,因為古代有洙水、泗水流經孔子教學的地方,故以此代表儒學。诗人强调心为宗,即以内心的修养为核心来理解和实践儒家理念。
2. “以心会理俱圆融”表达了诗人对儒学中“仁义礼智信”的道德理念能够通过内心的感悟而达到完美统一的认识。
3. 接下来的“皎如日月犹有蚀,岂可讲习无深功”用日月之明亮来比喻儒学的光辉,但即便是如此伟大的知识体系,也可能会出现理解上的偏差或缺陷,因此强调了学习儒家思想必须深入和精进。
4. “仲祥家自有师友,个中尝指入门否”提到了诗人自己的家族和朋友圈中,有着师承关系,可以引导他人进入儒学的修习之道。
5. “磨砻浸灌更覃思,道不外求皆我有”则是表达了通过不断地研磨、浸润心灵,最终可以领悟到真理,而这种真理并不需要向外寻找,因为它本就在内心之中。
6. “灵台四辟如八窗,面面高明悉通透”用灵台比喻心灵,用四方八窗来形容心灵的开阔和清晰,表达了通过修学而达到心灵的光明磊落。
7. “此道周流无定名,此心微妙无定形”则是说儒家之道普遍而无固定名称,内心的真理细腻而又难以具体形容。
8. “知随物诱心失位,思而不达空营营”指出如果不能正确地指导自己的心灵,就会迷失方向,即便思考也只是徒劳无功。
9. 最后,“为君再下一转语,敬以摄心思乃精”则是诗人对读者(或友人)的劝告,希望对方能在理解上更进一步,将心思凝聚到最精华的部分。
总体而言,这首诗反映了诗人对于儒家学说的深刻理解和内化,以及他对于修养内心、追求真理的重视。通过对自然界和日常生活的观察,诗人强调了内在修为的重要性,并鼓励读者深入学习,以达到心灵的光明与道德的圆融。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