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笔底(bǐ dǐ)的意思:指文章或书信中最后的部分,也指心中最深处的思考或感受。
薄海(bó hǎi)的意思:指水面很薄的海洋,也比喻事物的表面很薄弱。
不是(bú shì)的意思:表示否定、不属实或不符合实际
不见(bú jiàn)的意思:不再见到,失去联系
才华(cái huá)的意思:形容人的才能非常出众,具有很高的才华和能力。
蟾宫(chán gōng)的意思:指月亮。
徵求(zhēng qiú)的意思:徵求指的是寻求、请求或索求。表示向他人寻求帮助、意见、建议或物品等。
登科(dēng kē)的意思:指通过科举考试而被授予功名或官职。
顶礼(dǐng lǐ)的意思:表示对某人或某事的极高敬意,用最恭敬的方式向对方致敬。
洞庭(dòng tíng)的意思:指能够洞察事物的本质和未来发展趋势。
独奏(dú zòu)的意思:独自演奏乐器或唱歌,没有其他乐器或声音的伴奏。
咄咄(duō duō)的意思:形容气势威严,态度强硬。
夺锦(duó jǐn)的意思:指以不正当手段或者强力夺取别人的财物或权益。
芙蓉(fú róng)的意思:形容女子美丽貌美。
佛经(fó jīng)的意思:佛教经典
夫子(fū zǐ)的意思:夫子是指古代中国的儒家学者,也可以泛指学者、老师。
个个(gè gè)的意思:每一个,每个人
宫徵(gōng zhǐ)的意思:指古代音乐中的两个音阶,也比喻事物的变化。
海畔(hǎi pàn)的意思:指海边、海滨。
翰林(hàn lín)的意思:指官员、文人的集合,也代表学问渊博、才华出众的人群。
湖南(hú nán)的意思:指人的心思、意图或行为隐秘,不容易被看透或识破。
济时(jì shí)的意思:及时帮助、救助。
金根(jīn gēn)的意思:指一个人的才能、本领,特指一个人的学问、技能或者道德修养。
九州(jiǔ zhōu)的意思:指古代中国的九个行政区域,也泛指全国。
君王(jūn wáng)的意思:指君主,也用来形容权力极大的人。
凌云(líng yún)的意思:凌驾云层,高出众人之上。形容人的志向远大,超越一般。
灵蛇(líng shé)的意思:形容动作敏捷、反应迅速,也可形容人机灵、机智。
梦中(mèng zhōng)的意思:指在梦中,不真实的情景或境况。
幕府(mù fǔ)的意思:指封建时代日本的军事政权,也泛指封建时代的军事政权。
频年(pín nián)的意思:频繁地、屡次地、连年地
弃置(qì zhì)的意思:抛弃、放下、不再使用或关心某物或某人。
染衣(rǎn yī)的意思:染衣是指衣服被染上颜色,比喻受到坏影响或沾染了不好的事物。
如此(rú cǐ)的意思:表示事物的状况或程度如此,表示程度非常之高。
骚坛(sāo tán)的意思:指文学艺术领域的圈子或界限。
珊瑚(shān hú)的意思:指珊瑚这种宝贝,比喻珍宝、宝贵的东西。
生花(shēng huā)的意思:形容文笔或才华出众,使文字或言辞生动有趣。
诗人(shī rén)的意思:
[释义]
(名)写诗的作家。
[构成]
偏正式:诗(人
[例句]
曹操是一个军事家;也是一位诗人。(作宾语)时策(shí cè)的意思:指根据时势变化而制定的策略或计划。
世人(shì rén)的意思:指世界上的人;所有的人。
书金(shū jīn)的意思:形容写得非常好,字迹工整。
文章(wén zhāng)的意思:指文学作品或写作杰作。
校书(xiào shū)的意思:指校正书籍中的错误或补正缺漏。
扬意(yáng yì)的意思:表达自己的意思或观点
应笔(yìng bǐ)的意思:指能够应对各种情况,灵活应变,有应变能力。
早晚(zǎo wǎn)的意思:指时间迟早会到来,表示某种情况或结果无论如何都会发生。
掷地(zhì dì)的意思:形容声音大而有力,使人震撼的样子。
赀郎(zī láng)的意思:形容人穷困潦倒、没有一点余财。
登科记(dēng kē jì)的意思:指通过科举考试而录取为官员的记载。也用来形容人才出众、学问高超。
洞庭湖(dòng tíng hú)的意思:洞庭湖是中国最大的淡水湖,这个成语指的是洞庭湖的广阔和壮丽景色,也用来形容事物壮丽、广阔。
芙蓉幕(fú róng mù)的意思:指美丽的女子。比喻容貌美丽动人的女性。
珊瑚树(shān hú shù)的意思:比喻坚固不倒的事物或人。
- 鉴赏
这首诗是清朝末年的林朝崧所作,题为《题彭春苓参军诗卷后》。诗中,作者以翰林校书金根误判的典故开篇,暗示彭春苓的才华被忽视,如同珊瑚树般珍贵却被遗漏。接下来,诗人提到彭夫子——彭春苓可能具有深厚的学识,不仅擅长经史,还能诗文并茂,其诗歌掷地有声,如同盐锵叶宫徵,显示出独特的艺术魅力。
诗人进一步赞扬彭春苓的才华横溢,将他比作洞庭湖南的彭夫子,暗示他的文学才华在当时并不多见。然而,尽管才华出众,彭春苓并未得到应有的赏识,犹如被贬谪的仙人,即使有如织锦的文采,也未能得到应有的机会。
诗中“柳汁当春不染衣”一句,表达了对彭春苓怀才不遇的同情,暗示他虽然身处困境,但志向高洁,不为世俗所动。接着,诗人提到彭春苓曾在幕府中受到征询,表明他在社会上仍有影响力,而他的济世之策终将被发现。
最后,诗人寄予厚望,相信彭春苓的才华终将得到君王的赏识,就如同马周那样被重用,预示着彭春苓未来会有出头之日。整首诗通过赞美彭春苓的才华和困境,表达了对他的肯定与期待。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送崔谏议都运河东
行台西北接参墟,仗节重乘驷马车。
水是晋君沈璧后,地经唐叔赐圭馀。
蕃酋重足虔条教,部吏承风畏简书。
武帐岁终还奏事,康侯三接听新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