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薜荔(bì lì)的意思:指人们对名利的追求和欲望。
荜拨(bì bō)的意思:形容植物茂盛、繁荣。
不数(bù shù)的意思:不计算、不计数
草木(cǎo mù)的意思:指人心惶惶,对一切事物都怀疑和恐惧,过分紧张的心理状态。
晨斋(chén zhāi)的意思:晨斋是指早晨时刻吃斋戒饮食,不吃荤腥。
赤日(chì rì)的意思:指炎热的夏日,太阳照射得非常猛烈。
葱茏(cōng lóng)的意思:形容植物茂盛、郁郁葱葱的样子。
道人(dào ren)的意思:道人指的是修行道德修养的人,也可以指道德高尚的人。
遁世(dùn shì)的意思:遁世是一个汉语成语,指的是躲避尘世纷扰,远离尘嚣,过一种隐居的生活。
故乡(gù xiāng)的意思:指自己出生长大的地方或者与自己有深厚情感的地方。
何必(hé bì)的意思:表示某种行为或做法没有必要或没有意义。
怀故(huái gù)的意思:怀念过去的事物或人物。
居夷(jū yí)的意思:指某人在异地或外国居住、生活。
即此(jí cǐ)的意思:指此时此刻,表示事物发生或存在的具体时间和地点。
可爱(kě ài)的意思:指人或事物让人感到可爱、讨人喜欢。
兰蕙(lán huì)的意思:指芬芳美丽的花草,也用来形容文采或才情出众的女子。
凉风(liáng fēng)的意思:指清凉的风,也用来形容事物的情况好转。
落花(luò huā)的意思:指美好的事物逝去或破灭,形容事物的悲凉或人的遭遇不幸。
破屋(pò wū)的意思:破屋指的是房屋非常破旧,破败不堪,形容房屋破烂不堪,甚至无法居住。
人闲(rén xián)的意思:指人们在无事可做、没有工作或业务的时候,感到闲散无聊。
人生(rén shēng)的意思:人生犹如一场梦境,转瞬即逝。
山阴(shān yīn)的意思:山的背阴面,指被遮蔽或被忽视的地方。
四海(sì hǎi)的意思:指整个世界、广阔的天地。也表示四面八方、各个地方。
笋蕨(sǔn jué)的意思:指人才出众,有很大的潜力和发展前途。
琐细(suǒ xì)的意思:琐碎细微的事物或情况。
桃李(táo lǐ)的意思:指学生或后辈,也泛指学问、才能等。
无烟(wú yān)的意思:没有烟雾,指环境清洁无污染。
习习(xí xí)的意思:形容风或气息轻柔、微风吹拂的样子。
先逝(xiān shì)的意思:指在时间上先于其他人去世
行乐(xíng lè)的意思:指自由自在地行动和享受生活的乐趣。
兄弟(xiōng dì)的意思:指兄弟之间的亲情关系,也可泛指亲密的朋友关系。
炎炎(yán yán)的意思:形容火势猛烈、炎热。也用来形容热闹、热烈的场面。
野水(yě shuǐ)的意思:指没有经过加工、调整或管束的自然状态,形容情况或事物的原始、自然、未受限制的状态。
衣袂(yī mèi)的意思:指衣袖,也用来形容衣袖飘动的样子。比喻人物的声望、威望或影响力。
有道(yǒu dào)的意思:有正确的道理或方法。
羽服(yǔ fú)的意思:指以德行高尚、言行端庄为服装,象征高尚的品德和行为。
折柳(zhé liǔ)的意思:指离别时伤感的情绪。
拄杖(zhǔ zhàng)的意思:用手杖支撑身体行走
卒岁(zú suì)的意思:年底,年末。
四海皆兄弟(sì hǎi jiē xiōng dì)的意思:指全世界的人都是兄弟姐妹,强调人类间的亲情和团结。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正月二十四日陪同亲人游览罗浮道院和栖禅山寺时的所见所感。诗中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初春时节的自然景色与宁静氛围。
首句“淡云晓葱茏”描绘了清晨薄雾笼罩下的葱郁景象,给人一种清新宁静的感觉。接着“野水清可揭”进一步强调了水的清澈,仿佛可以伸手触及,营造出一种接近自然、亲近水体的氛围。
“山明草木秀,使里见琐细”则将视线转向山林,草木在阳光照耀下显得格外生机勃勃,每一处细节都显得格外精致。这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观,也暗示了作者对细微之美的欣赏。
“人闲境愈静,地暖春先逝”通过对比人与环境的关系,表现了在宁静的环境中,春天的气息似乎更加明显,时间的流逝也显得更为缓慢。这种感受既是对自然现象的观察,也是对内心平静状态的表达。
接下来的几句“桃李已青枝,落花空覆砌。凉风稍可爱,习习来衣袂”描述了春天的景象,桃李树上新芽初现,落花铺满石阶,微风吹拂,带来一丝凉意,让人心情愉悦。这些细节描绘了春天的生机与美丽。
“赤日虽未苦,炎炎逼裘毳”则从夏日的预兆出发,虽然现在还不是最热的时候,但炎热的气息已经开始逼近,预示着夏天即将到来。
“道人疑有道,羽服襟裳弊”提到道人穿着羽服,可能是在修行或寻求精神上的指引,暗示了对超脱世俗、追求精神境界的向往。
“晨斋爨无烟,含糗聊卒岁”描述了早晨的斋饭,没有炊烟升起,可能是因为使用其他方式烹饪,反映了作者对简朴生活的态度。
“空阶指荜拨,破屋缘薜荔”描绘了废弃或简陋的建筑,周围生长着薜荔植物,展现出一种自然与人类居住痕迹交织的场景。
“拄杖挑笋蕨,折柳樊兰蕙”则是对日常生活的描绘,通过使用拐杖寻找竹笋和蕨菜,折取柳枝和兰花,展现了作者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活方式。
“居夷信何陋,即此可遁世”表达了即使身处偏远之地,也能找到内心的宁静与逃避世俗的方式。
“敢师浴乎沂,不数山阴禊”引用了孔子的典故,表达了对儒家文化中修身养性的追求,但又不拘泥于形式,更注重内在的精神体验。
最后,“人生行乐耳,四海皆兄弟。何必怀故乡,吾驾随所税”总结了全文,表达了对生活的乐观态度,认为人生应该享受快乐,四海之内皆是朋友,没有必要过分怀念故乡,重要的是心灵的自由与满足。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日常生活、精神追求等方面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对自然、精神世界的深刻感悟。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