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虚镜皎,镜像斯照。像去镜亡,千圣非妙。
此门难入,唯君自息。若入此门,半钱不直。
《标指六偈.入道》【宋·释清远】道本无瑕,拟心已差。才生眹兆,遍界空花。若欲全举,除非直与。不用增添,现成规矩。洞彻根源,法法周圆。灵明法尔,妙绝言诠。言诠不得,得亦差忒。迥出根尘,古今取则。存不可见,亡兮对面。匪存匪亡,森罗自现。心外无法,法外无心。心法齐照,境智甚深。心忘照灭,境智同歇。一道通同,十方俱摄。生死涅槃,元无两般。四生六道,息苦停酸。平等大道,无有邪正。胡汉不来,欲何为镜。像虚镜皎,镜像斯照。像去镜亡,千圣非妙。此门难入,唯君自息。若入此门,半钱不直。不直半钱,万国争观。所以说云,大道体宽。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97967c6753c604a0415.html
不直(bù zhí)的意思:不诚实、不直接、不坦率
不用(bù yòng)的意思:不需要、不必要
不来(bù lái)的意思:不来表示不到、不来参加或不来实现某种行动或结果。
不可(bù kě)的意思:指超出人们的理解和想象,无法用常规思维解释的事物或现象。
不得(bù dé)的意思:不能,禁止,不允许
差忒(chà tè)的意思:勉强能够达到一般水平,不算太差,但也不算好。
成规(chéng guī)的意思:指已经形成并被广泛遵守的规则、准则或习惯。
除非(chú fēi)的意思:表示只有在某种条件下才会发生或成立,否则不会发生或成立。
大道(dà dào)的意思:指道路、道义、规律等广泛而深远的事物。
道本(dào běn)的意思:道德的根本准则或原则。
洞彻(dòng chè)的意思:彻底理解,深入了解某个问题或事物。
对面(duì miàn)的意思:指与自己相对或相对立的位置或方向。
匪存(fěi cún)的意思:指罪恶的行为不会长久存在,恶人终将受到惩罚。
非直(fēi zhí)的意思:不直接,不直率,不坦诚
根源(gēn yuán)的意思:指事物的根本起因或根本原因。
古今(gǔ jīn)的意思:古代与现代,过去与现在
规矩(guī ju)的意思:指行为准则、规则,也指为人处世的准则和原则。
何为(hé wéi)的意思:指询问某事物的真正含义或定义。
镜像(jìng xiàng)的意思:指事物相互映照、相互对应的关系。
迥出(jiǒng chū)的意思:与众不同,独特出众。
可见(kě jiàn)的意思:明显可见,可以看到或察觉到
空花(kōng huā)的意思:虚假的美好外表
两般(liǎng bān)的意思:两种不同的事物或情况。
灵明(líng míng)的意思:形容人聪明敏锐,思维敏捷。
六道(liù dào)的意思:指佛教中的六道轮回,即人死后的六种不同的轮回状态。
妙绝(miào jué)的意思:非常出色和独特
明法(míng fǎ)的意思:明确遵守法律,守法纪。
涅槃(nièpán)的意思:指佛教中的涅槃,意为熄灭痛苦,脱离轮回。
平等(píng děng)的意思:指人们在权利、地位、待遇等方面没有差别,互相平等对待。
取则(qǔ zé)的意思:选择榜样或规范作为自己的行为准则。
森罗(sēn luó)的意思:形容众多的人或物密集聚集在一起,数量繁多。
十方(shí fāng)的意思:指东、南、西、北、东南、东北、西南、西北、上、下十个方向,表示广泛、无所不在。
四生(sì shēng)的意思:四生指的是四个生命阶段,即生、老、病、死。
所以(suǒ yǐ)的意思:因此,由此推断出的结果。
停酸(tíng suān)的意思:停止批评、停止指责
万国(wàn guó)的意思:指世界各国,表示众多国家的集合。
无有(wú yǒu)的意思:没有任何的,一无所有
无心(wú xīn)的意思:没有心思或意愿去做某事
无瑕(wú xiá)的意思:没有瑕疵或缺陷,完美无缺。
无两(wú liǎng)的意思:没有差别,没有二样
无法(wú fǎ)的意思:无法指无法做到、无法实现某种愿望或目标。
现成(xiàn chéng)的意思:指已经准备好、可供使用的事物或情况。
邪正(xié zhèng)的意思:指邪恶和正义并存,既有邪恶的一面,又有正义的一面。
心法(xīn fǎ)的意思:心法指的是人们在修行或者学习过程中,所积累的心得、方法和技巧。
言诠(yán quán)的意思:言辞明确,意义深刻的表达。
一道(yī dào)的意思:指同一方向或同时发生的事物。
增添(zēng tiān)的意思:增加、添加
周圆(zhōu yuán)的意思:指思维敏捷,能够灵活处理问题,能够顾及周全,不偏袒任何一方。
这首诗是宋代禅宗高僧释清远所作的《标指六偈·入道》。诗中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禅宗修行的精髓和境界。
"道本无瑕,拟心已差",开篇即点明道之纯净,人心的妄想则是修行路上的障碍。"才生眹兆,遍界空花",形象地比喻了世间万物如梦幻泡影,皆为空相。"若欲全举,除非直与",强调了直接领悟真理的重要性,而非通过繁琐的逻辑推理。"不用增添,现成规矩",指出真理自在心中,无需外求。"洞彻根源,法法周圆",表达了对宇宙真理的深刻洞察,以及佛法的圆满性。"灵明法尔,妙绝言诠",赞美了佛法的微妙与不可思议。"言诠不得,得亦差忒",说明了语言的局限性,真正的领悟难以用言语表达。"迥出根尘,古今取则",强调了超越世俗观念,古今一致的修行路径。"存不可见,亡兮对面",描述了生死无常,但真理永恒不变。"匪存匪亡,森罗自现",进一步阐述了万物皆空,但真理自在显现的道理。"心外无法,法外无心",揭示了心与法的统一,无二无别。"心法齐照,境智甚深",强调了心与法的相互映照,智慧深邃。"心忘照灭,境智同歇",指出在彻底觉悟后,心与境、智与灭均归于寂静。"一道通同,十方俱摄",表达了佛法的普遍性和包容性。"生死涅槃,元无两般",说明了生死与涅槃并无本质区别,皆是修行过程的不同阶段。"四生六道,息苦停酸",强调了摆脱轮回苦痛,达到解脱的最终目标。"平等大道,无有邪正",体现了佛法的平等精神,没有偏颇。"胡汉不来,欲何为镜",表达了对佛法的普遍适用性的强调,无论种族、文化背景。"像虚镜皎,镜像斯照",以镜子比喻真理,强调了真理的显现。"像去镜亡,千圣非妙",说明了真理的显现与消失,千圣之言并非妙谛。"此门难入,唯君自息",指出佛法的修行之路不易,需要个人的自我觉悟。"若入此门,半钱不直",强调了修行的价值,非金钱所能衡量。"不直半钱,万国争观",表达了人们对佛法的渴望与追求。"所以说云,大道体宽",总结了佛法的广大包容性,以及其对所有人的普适价值。
整首诗以禅宗的视角,深入浅出地阐述了修行的真谛,强调了直接体验真理的重要性,以及心与法的统一,体现了禅宗的核心思想——直指人心,见性成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