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成卷图起看天,飞鸽喧空绕双阙。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哀怨(āi yuàn)的意思:形容悲伤、悔恨的情绪。
北平(běi píng)的意思:北平是指北方的平原地区,也指平和安宁的状态。
度越(dù yuè)的意思:指在处理事情时,要根据情况的变化,灵活掌握度,不过度或不足以致失去平衡。
尔来(ěr lái)的意思:自从那时以来;从那个时候开始。
浮图(fú tú)的意思:形容虚幻、不实的事物。
复示(fù shì)的意思:指通过多次示范或重复示意来使人明白。
古味(gǔ wèi)的意思:古老的风味或氛围。
好事(hǎo shì)的意思:指好的事情,有益的行为或积极的结果。
回文(huí wén)的意思:回文是指正着念和倒着念都一样的词语或句子。
灰心(huī xīn)的意思:失去信心或勇气,感到沮丧或灰暗。
艰辛(jiān xīn)的意思:形容困难、艰苦的状况或过程。
结构(jié gòu)的意思:
[释义]
(动)各个组成部分的搭配和排列。
[构成]
并列式:结+构
[例句]
文章结构合理。(作主语)
[同义]
构造金刚(jīn gāng)的意思:形容人的意志坚强,不易动摇。
精魂(jīng hún)的意思:指人的精神核心或灵魂。
经塔(jīng tǎ)的意思:指经过长时间的修炼和磨砺,达到了非常高的境界或水平。
可喜(kě xǐ)的意思:令人欣喜、值得庆贺。
来复(lái fù)的意思:指事物经过一段时间后重新回到原来的状态或位置。
老太(lǎo tài)的意思:指年纪较大的女性
敛心(liǎn xīn)的意思:收敛心思,不外露。
埋没(mái mò)的意思:埋没意味着被掩埋、被忽视、被遗忘或被埋藏。指人才、事物等被埋没在大众之中,没有被充分发挥或被重视。
名流(míng liú)的意思:指在某个领域或社会中享有盛名的人物。
乃是(nǎi shì)的意思:表示某个事物或情况的确实、不容置疑。
翩翩(piān piān)的意思:形容人或物轻盈飞舞的样子。
使人(shǐ rén)的意思:使人指的是某种行为或者事物能够让人产生某种感受或者影响人的心情。
时事(shí shì)的意思:指当前社会上引起广泛关注的事情或事件。
石室(shí shì)的意思:指囚禁在石头建成的牢房中。
收拾(shōu shi)的意思:整理、整顿、整治
收藏(shōu cáng)的意思:指珍爱、保留并保存好有价值的东西。
双阙(shuāng quē)的意思:双阙是一个古代汉语成语,意思是两座城门。它用来形容两座城门紧紧相邻,相互对峙的景象。
唐人(táng rén)的意思:指唐朝时期的人,也泛指古代中国人。
天下(tiān xià)的意思:指整个世界、全国或全境。
无匹(wú pǐ)的意思:没有与之相匹配的,独一无二的。
细楷(xì kǎi)的意思:指字迹细小、工整,书写规范。
写经(xiě jīng)的意思:指写作时的准确、流畅,如经书一般。
心竞(xīn jìng)的意思:指内心的竞争,形容人内心充满竞争意识和斗志。
心骨(xīn gǔ)的意思:指人的精神支持和坚定的意志。
学佛(xué fó)的意思:
(1).学习佛法。谓出家做和尚。 唐 方干 《贻亮上人》诗:“人间学佛知多少,浄尽心花只有师。” 唐 黄滔 《送僧》诗:“纔年七岁便从师,犹説辞家学佛迟。” 五代 徐夤 《山寺寓居》诗:“披緇学佛应无分,鹤氅谈空亦不妨。” 宋 李觏 《回明上人诗卷》诗:“学佛有餘力,吟诗过一生。”
(2).指信仰或研究佛教。 唐 郑愚 《潭州大沩山同庆寺·大圆禅师碑铭序》:“知余学佛,求为讚説。”《新五代史·杂传·马胤孙》:“ 胤孙 既学 韩愈 为文,故多斥浮屠之説,及罢归,乃反学佛,撰《法喜集》、《佛国记》行於世。”一部(yī bù)的意思:指整个作品或著作中的一部分。
英灵(yīng líng)的意思:英勇的灵魂;英雄的精神。
圆滑(yuán huá)的意思:形容人善于巧妙地应对各种情况,圆滑机智。
珍物(zhēn wù)的意思:指珍贵的物品或宝贝。
志士(zhì shì)的意思:指有志向、有抱负的人,特指愿意为国家或社会事业奋斗的人。
自失(zì shī)的意思:指自己做出错误的举动或言论,失去应有的自制力和自律能力。
子舍(zǐ shè)的意思:子女离家,舍不得分离。
金刚经(jīn gāng jīng)的意思:比喻极坚固、不可摧毁的东西或人。
- 鉴赏
这首诗是清朝末年近现代初的郑孝胥所作,题为《刘聚卿属题翁覃溪书金刚经塔图本》。诗中,诗人首先赞叹了唐代书法家柳书精拓的《金刚经》拓本,认为它是敦煌石室中最为珍贵的书法作品,看到它令人惊叹不已。接着,诗人提到刘聚卿展示给他一幅经塔图本,这幅作品由覃溪以细致的小楷书写,风格独特,结构严谨,摒弃了圆润的笔触。
诗人对叶氏刊传此图表示赞赏,认为其技艺高超无人能及。而翁覃溪的收藏品在当时堪称天下第一,他却愿意将这件珍品赠予他人,这份慷慨令人欣喜。诗中还提及了北平(北京)的文化气息,以及当时社会动荡,志士们转而研习佛法以寻求心灵寄托。
最后,诗人表达了对传统文化衰落的感慨,呼吁人们珍视并传承经典,如回文诗般的深沉哀怨,似乎只有苏蕙这样的才女才能理解。整首诗以描绘画面和情感交织,展现了对书法艺术和历史文化的深深敬意。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枯庵歌送匡云上人还庐山
问枯庵,杳何许。曷名枯,有何意。
云在匡庐之巅,乱峰深处。千重云,万重树。
三级泉,向庵注。九叠屏,背庵竖。
主人习静而坐枯,心似寒炉灰,身如槁木株。
方丈大于斗,趺跏十载馀。
庵中无长物,一瓶一钵兼木鱼。
不点玉莲灯,山月遥相照。
不爇旃檀香,山烟常袅袅。
不钟不磬不梵呗,泉声鸟声自叫啸。
颇类巢父巢,又似壶公壶。
有石任名悟,有谷堪名愚,坐来枯寂一念无。
忽然粘壁蜗,化为云出岫。
芒鞋踏遍粤闽天,此心元属亡何有。
数枝松偃旧房前,猿愁鹤怨私自怜。
虽然去住本随缘,老去却忆庵中眠。
别我西归将有日,细语灯前宵促膝。
自言此别戒云游,坐烂绳床终不出。
赠吾诗,索我律。
离情黯黯上河梁,只履孤筇态萧瑟。
我笑匡公何太憨,妄认汝为汝,妄认庵为庵。
四大是幻形,可北亦可南。
天地一蓬庐,何处可恋耽。
汝去无所去,我别无所别。
两心冷似水,不为临歧热。
公看庵外月明时,罗浮与庐岳,两点在玻璃。
同居佛界中,芥子藏须弥。汝我相聚何曾离?
我闻竹林寺,空相但现影。
譬彼阿闪国,谁能涉其境?
请公置庵空相中,金绳有路西方通,我也行坐常同公。
《枯庵歌送匡云上人还庐山》【明·邓云霄】问枯庵,杳何许。曷名枯,有何意。云在匡庐之巅,乱峰深处。千重云,万重树。三级泉,向庵注。九叠屏,背庵竖。主人习静而坐枯,心似寒炉灰,身如槁木株。方丈大于斗,趺跏十载馀。庵中无长物,一瓶一钵兼木鱼。不点玉莲灯,山月遥相照。不爇旃檀香,山烟常袅袅。不钟不磬不梵呗,泉声鸟声自叫啸。颇类巢父巢,又似壶公壶。有石任名悟,有谷堪名愚,坐来枯寂一念无。忽然粘壁蜗,化为云出岫。芒鞋踏遍粤闽天,此心元属亡何有。数枝松偃旧房前,猿愁鹤怨私自怜。虽然去住本随缘,老去却忆庵中眠。别我西归将有日,细语灯前宵促膝。自言此别戒云游,坐烂绳床终不出。赠吾诗,索我律。离情黯黯上河梁,只履孤筇态萧瑟。我笑匡公何太憨,妄认汝为汝,妄认庵为庵。四大是幻形,可北亦可南。天地一蓬庐,何处可恋耽。汝去无所去,我别无所别。两心冷似水,不为临歧热。公看庵外月明时,罗浮与庐岳,两点在玻璃。同居佛界中,芥子藏须弥。汝我相聚何曾离?我闻竹林寺,空相但现影。譬彼阿闪国,谁能涉其境?请公置庵空相中,金绳有路西方通,我也行坐常同公。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52767c6b5e8dc1188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