则匪汗漫,则匪浮誇。愈近愈真,愈远愈差。
许子有田,近也匪逖。惟志之占,惟道之的。
我言许子,厥犹有义。匪近惟田,心性之喻。
本实(běn shí)的意思:真实、实在的本质。
毕力(bì lì)的意思:尽力;全力以赴
鞭辟(biān bì)的意思:形容言辞犀利,深入要害,能直指问题的本质。
崇虚(chóng xū)的意思:指过分推崇虚幻、不切实际的事物或观念,不重实际。
非是(fēi shì)的意思:不是;并非
汗漫(hàn màn)的意思:形容汗水流得很多,汗水浸湿衣物。
近里(jìn lǐ)的意思:指在距离较近的地方或范围内。
尽瘁(jìn cuì)的意思:尽心尽力,竭尽全力。
力尽(lì jìn)的意思:力量消耗殆尽,无法继续努力。
勉旃(miǎn zhān)的意思:指勉力奋发,努力拼搏。
目击(mù jī)的意思:亲眼看见或亲身经历。
求道(qiú dào)的意思:追求真理、追寻道路或道义。
取譬(qǔ pì)的意思:以某事物为比喻,来说明另一事物的道理或特点。
人情(rén qíng)的意思: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和关系。
善学(shàn xué)的意思:指善于学习,勤奋好学。
圣王(shèng wáng)的意思:指具有崇高品德和智慧的君主或统治者。
是故(shì gù)的意思:因此;所以;由此可见
实是(shí shì)的意思:真实、确实
庶几(shù jī)的意思:表示希望或期望某种情况或结果能够实现,但同时也意味着这种情况或结果可能并不容易实现。
恂恂(xún xún)的意思:形容人的态度恭敬、谦虚,言行举止谨慎有分寸。
夙夜(sù yè)的意思:指早晚,形容时间长久,不分昼夜。
随在(suí zài)的意思:随在指的是跟随在旁边,紧跟着。形容紧密相连,始终不离。
随处(suí chù)的意思:到处都有,无处不在
显微(xiǎn wēi)的意思:指微小的事物或细微的变化。
心性(xīn xìng)的意思:指一个人内心的品质和性格。
虚饰(xū shì)的意思:指人们虚构的、不真实的装饰或修饰。
伊迩(yī ěr)的意思:相互依存、相互依赖。
一贯(yī guàn)的意思:一直如此,一向如此
云何(yún hé)的意思:用于问询事情的原因或经过。
祗惕(zhī tì)的意思:戒惧、警惕。
鞭辟近里(biān pì jìn lǐ)的意思:形容言辞切中要害,说的非常透彻、精辟。
目击道存(mù jī dào cún)的意思:目睹事情的真相并将其保存下来。
这首诗《近田辞》由明代诗人孙承恩所作,通过“近田”的比喻,阐述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道理。
诗中首先提出“惟道在人,不远伊迩”,强调道德修养的重要性,并指出追求远处的道并非真正的道。接着,诗人进一步解释“近义云何,为切为亲”,说明真正的道德修养应当贴近生活,贴近自身,易于实践。随后,“随处随在,目击道存”表达了道德修养应贯穿日常生活,随时随地都能发现并实践的道理。
诗人接着阐述了道德修养的层次性与全面性,“则匪汗漫,则匪浮誇。愈近愈真,愈远愈差”,强调道德修养越贴近生活,越真实有效;反之,远离生活的道德追求往往空洞不实。因此,诗人倡导“善学,鞭辟近里”,强调从自身做起,深入理解并实践道德原则。
“本之于身,以达于事”强调道德修养的实践性,即通过个人的道德实践影响周围的事物。诗人进一步提出“即类取譬,充义达为”,即通过类比和实例来充实和扩展道德原则的应用范围。
“是谓一贯,粗精显微”表明道德修养是一个系统而全面的过程,既包括基本的原则,也涵盖细微的细节。最后,诗人以“许子有田,近也匪逖”为例,通过许子的故事,强调道德修养应当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而非空谈理论。
整首诗通过“近田”的比喻,生动地阐述了道德修养的重要性及其实践方法,强调了道德修养应当贴近生活,贴近实际,从而达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目的。
衮衮孤城里,惟君离俗居。
车鱼绝嗟叹,诗酒养冲虚。
掩面羞龙断,澄心对古书。
天其假幽寂,停滀合何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