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嫌清秋夜,障我中天月。
意欲稍去之,惜此方薆郁。
似闻崇明沙,滨江马陀窟。
翻惜堂搆初,不种松与柏。
百岁(bǎi suì)的意思:形容人长寿,活到一百岁。
蔽亏(bì kuī)的意思:遮掩亏损,掩盖缺点或错误,以避免损失。
不得(bù dé)的意思:不能,禁止,不允许
沧海(cāng hǎi)的意思:比喻时间的变迁和世事的更迭。
昌黎(chāng lí)的意思:形容人的容貌、气质出众。
崇明(chóng míng)的意思:指对某个人或事物非常尊敬和推崇。
崔嵬(cuī wéi)的意思:形容山峰高耸,非常险峻。
颠蹶(diān juě)的意思:形容人或事物的境况突然转变,经历起伏不定的变化。
杜陵(dù líng)的意思:指人在异乡思念家乡的情感。
咄咄(duō duō)的意思:形容气势威严,态度强硬。
峨峨(é é)的意思:形容山势高耸、巍峨壮丽。
幡幢(fān zhuàng)的意思:指旗帜、旗幡,也用来形容众多的旗帜、旗幡。
彷徨(páng huáng)的意思:形容心神迷茫,不知所措。
飞扬(fēi yáng)的意思:形容充满自信、精神饱满、气势磅礴的样子。
肤寸(fū cùn)的意思:形容非常瘦小、瘦弱。
高风(gāo fēng)的意思:指高尚的风气和崇高的品质。
恍惚(huǎng hū)的意思:形容思想或感觉迷糊,不清晰或不真实。
几何(jǐ hé)的意思:指形状、图案等相互配合、相互协调。
剪伐(jiǎn fá)的意思:指剪除、砍伐,比喻铲除恶势力或消除害群之马。
蛟龙(jiāo lóng)的意思:指神情威武、气势磅礴的样子。
飓风(jù fēng)的意思:形容猛烈、猛烈如飓风般的力量或影响。
倔强(jué jiàng)的意思:形容人固执、不易屈服的性格。
老少(lǎo shào)的意思:年老和年轻
蝼蚁(lóu yǐ)的意思:指微不足道、无足轻重的人或事物。
摩戛(mó jiá)的意思:形容人或事物的样子、姿态很端庄、庄重。
楠树(nán shù)的意思:指德行高尚的人或事物,比喻品质优良、令人敬佩的人或事物。
漂没(piāo méi)的意思:指人或物被水淹没,无法浮出水面。
潜穴(qián xué)的意思:指隐藏的危险或陷阱。
然不(rán bù)的意思:表示肯定,不容置疑
少多(shǎo duō)的意思:指少量多次,表示虽然数量不多,但是频率很高。
岁月(suì yuè)的意思:岁月指的是时间的流逝和年岁的变迁。它常用来表达人生的短暂和岁月的无情。
堂搆(táng gòu)的意思:指不合逻辑、不通情理的说话或行为。
挺然(tǐng rán)的意思:指坚定、挺身而出的意志和态度。
挺拔(tǐng bá)的意思:形容身材或物体挺直高大。
谓言(wèi yán)的意思:谓言是指陈述句中的谓语部分,用于表示动作、状态或属性。在语言学中,谓言是句子的重要组成部分,用于表达主语的动作、状态或属性。
为此(wèi cǐ)的意思:为了这个目的;因为这个原因
梧桐(wú tóng)的意思:比喻友谊深厚或感情深挚。
相摩(xiāng mó)的意思:指两个物体相互摩擦,互相碰撞。
星辰(xīng chén)的意思:指星星和星辰,用来形容星星闪烁,光辉耀眼。
行道(háng dào)的意思:指遵守道德规范,行为端正,品行良好。
胸次(xiōng cì)的意思:指胸怀、气度。
意欲(yì yù)的意思:指有意向、有决心去做某件事情。
意亦(yì yì)的意思:意思也是如此,意味着同样的意思或结果。
云汉(yún hàn)的意思:指天空中的云彩,比喻事物的变幻莫测或难以捉摸。
直上(zhí shàng)的意思:迅速向上升起或发展;直接上升而不停留。
中天(zhōng tiān)的意思:指太阳高悬在天空中央,形容光明照耀、非常明亮。
自持(zì chí)的意思:自己克制,不依赖他人。
这首诗名为《伤庭梧》,是明代文学家王鏊所作。诗中描绘了庭前两棵梧桐树的生长过程和遭遇,以及诗人对其命运的感慨。
首句“庭前两梧桐,肤寸手所掇”描绘了梧桐树的生长环境,它们在庭院中生长,触手可及。接着,“岁月曾几何,直上殊挺拔”表达了时间的流逝和梧桐树的成长,它们在岁月中不断向上生长,显得格外挺拔。
接下来,“峨峨双幡幢,云汉相摩戛”描述了梧桐树的高度,它们如同双幡幢般高耸入云,与天空中的云汉相互碰撞。诗人以“谓言召南棠,百岁辞剪伐”表达对梧桐树长寿的期待,希望它们能够像召南棠一样,百年不被砍伐。
然而,“独嫌清秋夜,障我中天月”描绘了梧桐树在清秋之夜的阻碍,它们遮挡了天空中的月亮,让诗人感到胸中不畅。诗人试图移除梧桐树,“意欲稍去之,惜此方薆郁”,但又舍不得它们茂盛的景象。
紧接着,“飓风忽西来,势倒沧海竭”描绘了一场突如其来的飓风,它将房屋的瓦片吹得四处飞散,行人也因风势而颠簸。梧桐树在这场风暴中与风力抗争,“挺然与风争,倔强蛟龙跋”,最终却无法自持,“终然不自持,划若崩山坼”。
诗人联想到杜甫对楠树的惋惜,“杜陵惜楠树,我意亦恍惚”,并引用韩愈的诗句“木高风必折”,表达了对梧桐树命运的感慨。最后,“勿言势崔嵬,蝼蚁中潜穴”提醒人们即使事物看似强大,也可能隐藏着脆弱之处。诗人还提到崇明岛上的灾情,“似闻崇明沙,滨江马陀窟”,以及对官员长久徘徊于灾情面前的批评,“公胡久彷徨,为此良咄咄”。最后,诗人表达了对当初未能种植松柏的遗憾,“翻惜堂搆初,不种松与柏”。
整首诗通过描绘梧桐树的命运,表达了对自然力量的敬畏、对生命脆弱性的思考,以及对社会现象的反思。
人生各道路,离别事亦常。
况共六合中,把手非茫茫。
送君出西郭,颠倒车中装。
南风动禾黍,路砥沙不飏。
毋为孟浪游,良刀善自藏。
所嗟未罄意,恻恻萦我肠。
恐我明日梦,先至淮水旁。
淮水日夜流,上有君子堂。
堂虚抱寒碧,漾以明月光。
此月如我心,相见毋相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