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安行(ān xíng)的意思:指行为稳重,举止安详,不轻浮、不鲁莽。
从游(cóng yóu)的意思:指行动自由,不受拘束。
大业(dà yè)的意思:指伟大的事业或重大的任务。
大成(dà chéng)的意思:指事物达到最高境界,达到完美的状态。
道德(dào dé)的意思:
[释义]
(名)社会意识形态之一,是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和规范。
[构成]
并列式:道+德
[例句]
讲道德。(作宾语)高厚(gāo hòu)的意思:高尚而厚重的品质或气质。
后世(hòu shì)的意思:指将来的世代或后代。
教化(jiào huà)的意思:通过教育和引导使人改正错误,提高品德和修养。
孔子(kǒng zǐ)的意思:孔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和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这个成语指的是尊敬孔子和他的思想,也用来形容有学问、有道德的人。
流传(liú chuán)的意思:指信息、事物等传递、传播或传承下来。
流被(liú bèi)的意思:被水冲走,形容无法抵挡或无法抗拒。
六经(liù jīng)的意思:指儒家经典《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和《论语》的总称。也可泛指中国古代六部经典。
眇躬(miǎo gōng)的意思:形容人身材矮小。
庙宇(miào yǔ)的意思:指官场上的地位不稳定,随时可能被换掉。
木铎(mù duó)的意思:指人的心地善良,慈悲为怀。
千万(qiān wàn)的意思:表示强调或劝告,要注意或务必做某事。
阙里(quē lǐ)的意思:指远离尘嚣、安宁宜人的地方。
然不(rán bù)的意思:表示肯定,不容置疑
仁义(rén yi)的意思:仁义是指仁慈和公正的品质,表达了对他人的关爱和对正义的追求。
人极(rén jí)的意思:极其聪明、能干的人。
三千(sān qiān)的意思:形容非常多,数量巨大。
三纲(sān gāng)的意思:三纲指的是君主与臣子、父亲与子女、夫妻之间的三种重要关系。它强调了在社会中个体与家庭的责任和义务。
圣泽(shèng zé)的意思:指圣人的恩泽或神圣的庇佑。
圣道(shèng dào)的意思:指高尚的道德标准和行为规范。
生知(shēng zhī)的意思:指通过实际经验和学习,获得知识和智慧。
生民(shēng mín)的意思:指民众,人民。
师道(shī dào)的意思:指导教诲的道理和方法
天下(tiān xià)的意思:指整个世界、全国或全境。
天生(tiān shēng)的意思:与生俱来,天赋的,本性的。
天地(tiān dì)的意思:
◎ 天地 tiāndì
(1) [heaven and earth;universe;world]∶天和地。指自然界和社会
天地山川。——宋·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天地之闻。——清· 黄宗羲《原君》
天地之大
震动天地。——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2) [scope of operation;field of activity]∶比喻人们活动的范围
(3) [nature;be tween Heaven and earth] 指天地之间,自然界
天地之精也。——《吕氏春秋·慎行论》
天地百法乎。——清· 洪亮吉《治平篇》又
天地调剂之法也。
天地不能生人。
天地之所以养人也。同功(tóng gōng)的意思:共同努力,同心协力
万世(wàn shì)的意思:永远、万世长存
万年(wàn nián)的意思:长时间,永远。
巍巍(wēi wēi)的意思:形容高大、雄伟、壮丽。
五常(wǔ cháng)的意思:指五种常见的美德,即仁、义、礼、智、信,是古代中国儒家思想中人们应该具备的品德。
无穷(wú qióng)的意思:没有尽头,无限。
兴起(xīng qǐ)的意思:指事物开始兴盛、兴隆起来的状态或趋势。
以来(yǐ lái)的意思:从某个时间点到现在为止
于兹(yú zī)的意思:此时此地;在这里
允集(yǔn jí)的意思:指允许集合,允许聚集在一起。
昭然(zhāo rán)的意思:明显、显而易见
兆民(zhào mín)的意思:指德才兼备的人,具有卓越才能和高尚品德的人。
贞石(zhēn shí)的意思:指坚贞不屈的人或事物,比喻坚定不移、不受外界影响的品质。
中正(zhōng zhèng)的意思:表示人的品德正直,行为端正,不偏不倚。
集大成(jí dà chéng)的意思:指将众多零散的事物、观点、技艺等汇集到一起形成一个完整、全面的整体。
三纲五常(sān gāng wǔ cháng)的意思:指儒家思想中的基本道德原则,三纲指君主与臣子、父亲与子女、夫妻之间的义务关系,五常指仁、义、礼、智、信五种德行。
生知安行(shēng zhī ān xíng)的意思:指人们应该不断学习知识,才能安全行走于世间。
- 鉴赏
这首诗赞美了孔子的崇高地位和深远影响。开篇即以“天生孔子”点出孔子的非凡身份,接着描述孔子的智慧与德行,以及他对于教育和道德的贡献。诗中提到孔子的弟子众多,他的思想和教诲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强调了孔子作为“往圣”的继承者和道统的传播者的重要性。
诗中还提到了孔子的著作《六经》对后世的指导意义,以及他提出的“三纲五常”作为社会伦理的基础。孔子的道德观念被认为是深厚而永恒的,能够引导人们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诗中进一步阐述了孔子的思想如何在社会中发挥积极作用,使人们的行为符合道德规范,实现社会的和谐稳定。
最后,诗人表达了对孔子的敬仰之情,认为孔子的教导应当成为所有统治者的信仰和遵循的对象。诗人自称为“顾予眇躬,承此大业”,表明自己承担着传承孔子思想的重任,并决心将孔子的教诲付诸实践,以促进民众的福祉。诗中还特别提到了在孔子故里的祭祀活动,以及通过碑刻和铜钟来纪念和传播孔子的思想,希望这些努力能够长久地延续下去。
整体而言,这首诗是对孔子及其思想的高度颂扬,强调了孔子在中国文化和社会中的核心地位,以及其思想对后世的巨大影响。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答袁二玉即送之归馀杭兼柬季伟公
十月黄花犹在径,拥褐徐行黄没胫。
清晨有客叩我门,童子贪眠呼不应。
病身出揖小亭西,袖有新篇为我赠。
临风玉树既皎如,满把骊珠光照乘。
闻君家住西子湖,浩然动我曾游兴。
山色周遭郭外青,波光一片衣间凝。
春烟秋月几衔杯,故国旧家同堕甑。
羡君生长久承平,往事何堪入聪听。
南来诗卷气有馀,展读终朝语清醒。
不嫌老马问修途,自愧霜蹄早蹭蹬。
季生闻说寓兰溪,母老儿娇室悬磬。
君年方壮渠尚强,好上湖船共深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