岂无实践者,兹焉当孰归。
- 拼音版原文全文
谒 和 靖 先 生 虎 丘 祠 堂 宋 /李 道 传 涵 养 当 用 敬 ,进 学 在 致 知 。如 车 去 只 轮 ,跬 步 不 可 之 。夫 子 受 师 说 ,惟 敬 实 所 持 。升 堂 逮 易 箦 ,参 倚 日 在 斯 。遗 言 落 人 间 ,取 论 极 研 几 。是 心 要 收 敛 ,中 不 容 毫 厘 。大 学 著 明 法 ,格 物 乃 阶 梯 。放 心 苟 不 收 ,{上 穴 下 射 }格 将 安 为 。古 人 贵 为 己 ,末 习 多 外 驰 。岂 无 实 践 者 ,兹 焉 当 孰 归 。晚 生 拜 遗 像 ,敷 衽 跪 陈 词 。愿 言 予 服 膺 ,没 齿 终 不 渝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渝(bù yú)的意思:不变、不离不弃
不容(bù róng)的意思:不可容忍、不能容忍
不可(bù kě)的意思:指超出人们的理解和想象,无法用常规思维解释的事物或现象。
陈词(chén cí)的意思:指陈述旧事、老话、陈腐的言辞。
大学(dà xué)的意思:大学指的是高等学府,是指为培养人才而设立的学校。
放心(fàng xīn)的意思:不再担心,安心。
敷衽(fū rèn)的意思:指衣襟平整,衣服整齐。
服膺(fú yīng)的意思:指心甘情愿地接受并遵守某种规章制度或者服从某个人的指挥。
夫子(fū zǐ)的意思:夫子是指古代中国的儒家学者,也可以泛指学者、老师。
格物(gé wù)的意思:通过观察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来认识和理解世界。
古人(gǔ rén)的意思:指古代的人,也泛指古代的智者或先贤。
涵养(hán yǎng)的意思:
[释义]
(1) (名)能控制情绪的修养功夫。他是个很有涵养的人。(作宾语)
(2) (动)蓄积并保持(水分)。森林能涵养水源。(作谓语)
[构成]
偏正式:涵(养阶梯(jiē tī)的意思:比喻事物逐步发展或逐渐推进的过程。
进学(jìn xué)的意思:指进入学校或学习机构学习。
跬步(kuǐ bù)的意思:跬步指的是一小步,即指非常短的距离。
没齿(mò chǐ)的意思:形容人已经老得没有牙齿,也比喻事物已经非常陈旧。
明法(míng fǎ)的意思:明确遵守法律,守法纪。
末习(mò xí)的意思:指学习的最后阶段或最后一段时间。
人间(rén jiān)的意思:人间指的是人类所在的世界,也可以指人世间的事物、人情世故。
升堂(shēng táng)的意思:指晋升到更高的地位或更高的级别。
实践(shí jiàn)的意思:指通过实际行动来验证或实现某种理论、观点或计划。
师说(shī shuō)的意思:指教师的教诲和指导。
收敛(shōu liǎn)的意思:指行为举止谨慎,言语节制,不张扬、不浮夸。
所持(suǒ chí)的意思:所持指的是拥有或持有某种东西,也可以表示某种状态或特征。
晚生(wán shēng)的意思:指晚辈、后来的一代。
无实(wú shí)的意思:没有实际意义或价值,虚无缥缈。
心要(xīn yào)的意思:指最重要的事情或关键的要素。
研几(yán jī)的意思:指研究、探究某一问题或事物的方法和过程。
易箦(yì zé)的意思:易箦意为容易受到干扰,易于破坏。
愿言(yuàn yán)的意思:指心中所愿的话语或要表达的意思。
在斯(zài sī)的意思:表示某人或某物在特定的状态或位置上。
致知(zhì zhī)的意思:通过学习和探索获得知识和智慧。
-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文学家、政治家李道传创作的,名为《谒和靖先生虎丘祠堂》。从内容来看,这是一首颂扬先贤之德、倡导后学之作,通过对古人修身养性、学问探究之态度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传统文化价值和个人修养的推崇。
“涵养当用敬,进学在致知。”这两句强调了修养自身应持之以敬,以及追求知识的重要性。其中,“涵养”指的是内心的修养与积淀,“进学”则是学习和探索知识的过程。
“如车去只轮,跬步不可之。”此处用比喻手法,将学习知识比作车轮,只有紧密相连、协调运转才能达到目的,表明了学习必须持续不断,不能懈怠。
“夫子受师说,惟敬实所持。”这里提到孔子的教诲,强调尊敬和谨慎是学问中不可或缺的态度。
“升堂逮易箦,参倚日在斯。”诗人描述了学习之地,即学校,这里的“升堂”指的是进入课堂,“逮易箦”则意味着与师长同席,“参倚”是指学习者聚集一堂。这些描写传达出对知识殿堂的尊崇。
“遗言落人间,取论极研几。”这两句表明了诗人对于前贤留下的教诲和智慧给予后人的启示与思考,其深度和广度是无穷尽的。
“是心要收敛,中不容毫釐。”此处强调了内心修养的重要性,即心灵必须保持纯净,不容丝毫杂念。
“大学著明法,格物乃阶梯。”这两句引自《大学》一书,提出学习应当明确法则,并通过探究事物来达到更高层次的理解。
“放心苟不收,■格将安为。”诗人警示若是放任心灵而不加以约束,将无法在学问上有所成就。
“古人贵为己,末习多外驰。”这里表达了对古代圣贤重视个人修养的态度,而末流则往往过分关注外在的知识和名誉。
“岂无实践者,兹焉当孰归。”诗人提出疑问:难道没有真正实践先贤教诲的人吗?这也表明了诗人对于实践传统美德的渴望和呼吁。
“晚生拜遗像,敷衽跪陈词。”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的自谦之意,即自己作为后学者,对先贤留下的精神遗产怀有敬畏之心,愿意虔诚地学习并传承。
整首诗不仅展示了李道传对古代圣贤的崇拜,更体现了他对于个人修养和知识探求的重视,以及对后学者提出的高标准要求。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教育理念。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题朱知事云樵图
使君昔隐灊川曲,惯逐山樵伐云木。
一从去作宪幕宾,长忆灊川好林谷。
灊川之东山插天,中有峭壁何崭然。
寒光夜接九华雪,秀色日射峨眉烟。
褚君妙笔世稀有,为写兹图传不朽。
山气清含五粒松,江光绿浸三春柳。
长裾曳杖为何人,从以樵斧方逡巡。
层峰正隔秋浦水,仙境似与柯山邻。
山回峰转愁欲暮,斸药携琴更深去。
林路时冲虎豹过,湍崖暗激蛟龙怒。
此图此景何清奇,疑是当年亲见之。
采芝南岭去已远,濯足东涧来何迟。
只今却上青霄立,斩伐芟夷乃其职。
卷曲宜刊恶木枝,乔修要简良材植。
人生穷达焉可期,云中樵者非君谁。
会稽太守自结驷,王屋山人方看棋。
功名时来信所遇,伐木丁丁为君赋。
他年持斧绣衣行,还忆灊川卧云处。
《题朱知事云樵图》【明·刘崧】使君昔隐灊川曲,惯逐山樵伐云木。一从去作宪幕宾,长忆灊川好林谷。灊川之东山插天,中有峭壁何崭然。寒光夜接九华雪,秀色日射峨眉烟。褚君妙笔世稀有,为写兹图传不朽。山气清含五粒松,江光绿浸三春柳。长裾曳杖为何人,从以樵斧方逡巡。层峰正隔秋浦水,仙境似与柯山邻。山回峰转愁欲暮,斸药携琴更深去。林路时冲虎豹过,湍崖暗激蛟龙怒。此图此景何清奇,疑是当年亲见之。采芝南岭去已远,濯足东涧来何迟。只今却上青霄立,斩伐芟夷乃其职。卷曲宜刊恶木枝,乔修要简良材植。人生穷达焉可期,云中樵者非君谁。会稽太守自结驷,王屋山人方看棋。功名时来信所遇,伐木丁丁为君赋。他年持斧绣衣行,还忆灊川卧云处。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75367c68cb012e58587.html
题萧氏孝思亭
百草在中野,霜露零悴之。
君子怀古先,怆悽以遐思。
筑亭墓田下,负土起崇基。
疏敞而不华,修楹带高茨。
岁时来祀墓,聚息恒于斯。
目泫荆棘丛,手攀松柏枝。
行人为驻马,问此今为谁。
人言萧氏墓,孝孙能尔为。
教授得俸钱,不营寒与饥。
结庐会宗族,买田供祭祠。
父老共嗟讶,观者垂涕洟。
此意良已厚,此事俗已亏。
永言锡尔类,视此萧阡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