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三 月 晦 东 山 宋 /洪 咨 夔 太 皞 明 朝 禅 祝 融 ,杖 藜 能 送 东 风 。两 岸 萝 蔓 因 依 绿 ,一 树 桐 华 自 在 红 。聒 聒 窃 脂 农 即 事 ,喈 喈 搏 黍 女 趋 功 。细 思 举 世 谁 闲 得 ,一 笑 浮 图 倒 景 中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倒景(dǎo jǐng)的意思:指事物的景象或态势发生逆转,与原来相反。
东风(dōng fēng)的意思:东风是指从东方吹来的风,引申为春风,也比喻好消息、繁荣的前兆。
浮图(fú tú)的意思:形容虚幻、不实的事物。
聒聒(guō guō)的意思:指声音嘈杂、喧闹。
即事(jí shì)的意思:指立即处理当前的事情,不拖延。
喈喈(jiē jiē)的意思:喈喈指的是声音洪亮,喧闹而有力。
举世(jǔ shì)的意思:指在全世界范围内广为人知、人所共知的。
萝蔓(luó màn)的意思:指藤本植物蔓延生长,比喻事物发展迅速,扩张无度。
明朝(míng cháo)的意思:指明亮的早晨,也比喻充满希望和光明的时代。
窃脂(qiè zhī)的意思:偷窃别人的财产或权势。
太皞(tài hào)的意思:太皞是一个形容词,指的是太阳在天空中高悬的样子。也可用来形容某人或某物的威风凛凛、气势非凡。
桐华(tóng huá)的意思:指人才出众、名声显赫。
因依(yīn yī)的意思:因为依赖、依靠
杖藜(zhàng lí)的意思:杖藜是一个形容词,意思是指行走艰难、步履蹒跚的样子。
祝融(zhù róng)的意思:指火焰熊熊燃烧,形容火势猛烈,也用来形容人的热情高涨、激情澎湃。
抟黍(tuán shǔ)的意思:抟黍是一个古代的农耕词语,表示共同劳动,彼此帮助。
自在(zì zài)的意思:自由、不受束缚、无拘无束
- 注释
- 太皞:古代传说中的东方天帝。
祝融:火神,后用来指代夏天。
杖藜:藜杖,用藜茎制成的手杖。
东风:春风,象征生机与希望。
萝蔓:藤蔓植物。
桐华:梧桐花,象征高洁。
聒聒:形容蜜蜂采蜜的声音。
窃脂:采集蜂蜡。
农即事:农夫的日常劳作。
喈喈:鸟鸣声,此处形容妇女们制作黍米的和谐声音。
抟黍:搓揉黍米,制作食物。
浮图:佛塔,这里借指寺庙或佛教世界。
倒景:倒映的景色,这里指寺庙倒影在水中或镜中。
- 翻译
- 太皞在明天就要禅让给祝融,手拄藜杖又能感受多少春风。
两边的山崖上藤蔓缠绕着绿色,一树梧桐花独自绽放着红色。
农夫忙碌采集蜂蜡,妇女勤奋制作黍米,一片勤劳景象。
深思之下,这世上谁能真正清闲,唯有在这佛塔倒影中笑看人生。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洪咨夔的《三月晦东山》,描绘了春天的景象以及对世事的感慨。首句“太皞明朝禅祝融”以神话中的春神太皞和夏神祝融交接,象征着季节的更替。接下来,“杖藜能送几东风”写出了诗人漫步东山,欣赏春风拂面的惬意。
“两崖萝蔓因依绿,一树桐华自在红”描绘了山崖上藤蔓青翠,桐花独自盛开的绚丽景色,展现出生机盎然的春意。诗人通过“聒聒窃脂农即事,喈喈抟黍女趋功”两句,寓言般地表达了农人忙碌于春耕的场景,妇女们忙着制备食物,显示出生活的辛勤与充实。
最后,“细思举世谁闲得,一笑浮图倒景中”表达了诗人对世间忙碌的反思,认为在这样的繁忙生活中,几乎没有人能够真正闲暇,只有在欣赏自然美景时,才能暂时忘却尘世的纷扰,感受到片刻的宁静。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富有哲理。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