虫皿晋医言,止戈楚人志。宋更?作騧,秦易罪为罪。
解槐与说枣,抑又出讥戏。
咄哉许祭酒,著论穷巧慧。
何言斯亭上,刻石高赑屃。
《读林罕小说》【宋·晁公武】仓颉鹳鸟迹,于是创文字。原其制作心,本以便记事。呼读犹强名,况乃论位置。周人建小学,六书分义类。特令授童蒙,庶几别同异。奈何中古后,穿凿失伦次。虫皿晋医言,止戈楚人志。宋更?作騧,秦易罪为罪。三刀自梦徵,两日因谶记。山丝已怪妄,门草更茫昧。白水及绯衣,皆是表符瑞。解槐与说枣,抑又出讥戏。形声罕复论,一切归会义。咄哉许祭酒,著论穷巧慧。流俗喜不根,传授满当世。廷尉议三章,诸生谈六艺。往往授其言,大抵皆附会。林生最晚出,纷乱尤自恣。何言斯亭上,刻石高赑屃。却思荆舒祸,对此频雪涕。凭谁掩其恶,水火为焚弃。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967c6895424798504.html
白水(bái shuǐ)的意思:指没有任何杂质或添加物的纯净水,也比喻纯洁无暇的品质或人。
表符(biǎo fú)的意思:指一种用符号或图案来代表事物的符号。也可泛指表情符号、符号等。
不根(bù gēn)的意思:不稳定,不牢固
仓颉(cāng jié)的意思:指刻苦钻研、勤奋努力的意思。
谶记(chèn jì)的意思:指预言或预兆。
穿凿(chuān záo)的意思:指为了证明或辩解自己的观点而刻意曲解事实或引用不恰当的例证。
传授(chuán shòu)的意思:传授指传递、教授知识、技能或经验给他人。
大抵(dà dǐ)的意思:大致,大约。表示大体上或大致上的意思。
当世(dāng shì)的意思:指现在的时代、当前的社会。
绯衣(fēi yī)的意思:形容衣服颜色鲜艳、华丽。
焚弃(fén qì)的意思:烧毁、抛弃、丢弃
纷乱(fēn luàn)的意思:形容事物或现象多而杂乱,纷繁复杂。
分义(fēn yì)的意思:指一个词语或短语有多个意思,可以根据不同的语境来解释。
符瑞(fú ruì)的意思:指吉祥的征兆或好运降临。
附会(fù huì)的意思:根据某种联系或暗示而联想到其他事物。
古后(gǔ hòu)的意思:过去的事情已经过去了,无法改变,应该向前看,不要再回头。
怪妄(guài wàng)的意思:形容言行荒唐、自以为是,毫无根据或理由。
祭酒(jì jiǔ)的意思:指担任宴会上祭祀神明的人,也指担任宴会上敬酒的人。
记事(jì shì)的意思:指能够记住事物、记住事情的能力。
讥戏(jī xì)的意思:讥戏是指嘲笑、戏弄他人,以取乐或显示嘲讽的态度。
荆舒(jīng shū)的意思:形容人的容貌端庄美丽。
刻石(kè shí)的意思:形容言行坚定不移,像刻在石头上一样不可改变。
况乃(kuàng nǎi)的意思:更何况,何况
流俗(liú sú)的意思:流行的习俗或风尚
六艺(liù yì)的意思:
◎ 六艺 liùyì
(1) [the classical six arts (propriety,music,archery,riding,writing,arithematic)]∶儒家所谓的礼(礼仪)、乐(音乐)、射(射箭)、御(驾车)、书(识字)、数(计算)等六种才艺
(2) [various Confucian classics]∶古代称《诗》、《书》、《礼》、《乐》、《易》和《春秋》六种经书。也泛指各种经书
(3) [six styles of calligraphy in ancient China]∶王莽时六种字体。即古文(战国时通行于六国的文字)、奇字、篆书、左书、缪篆、鸟虫书
六书(liù shū)的意思:已经画了蛇,还要给它添上脚。
伦次(lún cì)的意思:指人物品质、能力超出一般,达到了极高的水平。
茫昧(máng mèi)的意思:形容事物模糊、不清楚,缺乏明确的界限或概念。
梦徵(mèng zhēng)的意思:梦境预示着现实,梦中的徵兆预示着未来。
奈何(nài hé)的意思:表示无法改变或无法逃避的局面或境遇。
鸟迹(niǎo jì)的意思:指鸟类在地面上留下的痕迹,比喻事物的迹象或蛛丝马迹。
强名(qiáng míng)的意思:指通过各种手段来追求名利,追逐权势地位。
三章(sān zhāng)的意思:形容文章或文件内容简洁明了,不拖泥带水。
失伦(shī lún)的意思:指失去道德准则,不守婚姻、家庭、友情等关系的人。
庶几(shù jī)的意思:表示希望或期望某种情况或结果能够实现,但同时也意味着这种情况或结果可能并不容易实现。
水火(shuǐ huǒ)的意思:形容关系非常紧张或矛盾激烈,无法相容的状态。
廷尉(tíng wèi)的意思:指官员或法官在庭堂上审理案件,根据法律判决罪犯。
童蒙(tóng méng)的意思:指年幼无知,缺乏经验和见识。
同异(tóng yì)的意思:指事物之间的相同和不同之处。
晚出(wǎn chū)的意思:指某人或某事物出现的时间晚于预期或晚于其他人或事物。
往往(wǎng wǎng)的意思:常常,经常
位置(wèi zhì)的意思:指事物所处的地点或相对的位置。
文字(wén zì)的意思:指书面语言,也指文字的能力和技巧。
小学(xiǎo xué)的意思:小学是指学龄前儿童接受正规教育的起点,也指学习基础知识的阶段。
形声(xíng shēng)的意思:形声是指由形旁和声旁组成的汉字。形旁通常表示字的意思,声旁则表示字的读音。
雪涕(xuě tì)的意思:形容泪水如雪般滂沱而下。
以便(yǐ biàn)的意思:为了便利或方便某种目的而做某事。
义类(yì lèi)的意思:
(1).善人。《诗·大雅·荡》:“ 文王 曰咨,咨女 殷商 。而秉义类,彊御多懟。” 郑玄 笺:“义之言宜也。类,善。” 马瑞辰 通释:“按,类为善,义亦善。四句谓王用善人,则为羣小所譖毁也。” 唐 柳宗元 《唐故特进南府君睢阳庙碑》:“初据 雍丘 ,谓非要害,将保 江 淮 之臣庶,通南北之奏復,拔我义类,扼於 睢阳 。”或说,犹言邪曲。 俞樾 《古书疑义举例·两字一义而误解例》:“义与俄通,衺也,説本 王氏 念孙 。类,与‘戾’通。《説文·犬部》:‘戾,曲也。’义类犹言衺曲也。”
(2).文章事物的比义推类。 汉 王充 《论衡·谢短》:“义类所及,故可务知。”《宋书·礼志五》:“《礼记》:‘前有士师,则载虎皮。’乘舆豹尾,亦其义类乎!”《新唐书·柳芳传》:“时国史已送官,不可追刊,乃推衍义类,倣编年法,为《唐历》四十篇,颇有异闻。”
一切(yī qiè)的意思:表示全部、所有的事物。
于是(yú shì)的意思:表示事情发展到某一阶段后,接着发生的结果或动作。
制作(zhì zuò)的意思:用心、细心地制作或安排事物
止戈(zhǐ gē)的意思:停止战争,和平相处。
中古(zhōng gǔ)的意思:中古是指中间的古代,表示在两个时期之间的古代。
诸生(zhū shēng)的意思:指众多的学生或学者。
自恣(zì zì)的意思:指自己反省自己,自我检讨,自我反省。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晁公武对《林罕小说》一书的评论。诗中首先追溯了文字的起源,赞扬仓颉造字的智慧,指出文字最初的目的是为了方便记事。随后,诗人批评了自中古以后文字使用的混乱,列举了一些例子,如“虫皿”、“止戈”等字词的变化,认为这些失去了原有的意义和顺序。
诗人对林罕的小说表示不满,认为其中充满了牵强附会和荒诞不经的内容,如以奇异符号象征吉祥,以及形声学的忽视。他批评许祭酒(可能指某位学者)过分追求文字的技巧,导致流俗之见充斥于世。他还提到廷尉和儒生们讨论文字时的空谈,以及林罕本人作品的杂乱无章。
最后,诗人站在石碑前,感叹荆舒之祸(可能指某种文字争议或误解),为古代文字的混乱感到痛心,并希望有人能彻底否定这种错误,将其从历史中抹去。整首诗表达了对文字纯洁性和真实性的怀念,以及对学术研究应遵循严谨原则的呼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