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儒骨已腐,百骂不汝酬。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瘢疣(bān yóu)的意思:指外貌丑陋或有瑕疵的人或事物。
不独(bù dú)的意思:不仅仅,不只是
操戈(cāo gē)的意思:指拿起戈矛,表示举起武器,准备战斗。比喻准备进行激烈的斗争或战斗。
春风(chūn fēng)的意思:形容人在顺利、得意的时候的心情愉快。
大儒(dà rú)的意思:指有很高学问、博学多才的学者。
敦厚(dūn hòu)的意思:指人品正直、待人真诚、心地善良的品德。
父师(fù shī)的意思:指父亲或尊敬的长辈亲自教导的师傅,也可用来形容父亲的教诲。
高蹇(gāo jiǎn)的意思:形容事物困难或进展缓慢。
戈矛(gē máo)的意思:指戈和矛,泛指古代兵器,也用来比喻战争或军事力量。
功果(gōng guǒ)的意思:指努力付出所带来的成果和收获。
古人(gǔ rén)的意思:指古代的人,也泛指古代的智者或先贤。
归仁(guī rén)的意思:指一个人回到本心,回归仁德之道。
韩欧(hán ōu)的意思:韩欧是一个由两个姓氏组成的成语,代表了中韩两国之间的友好关系。
和柔(hé róu)的意思:温和柔顺,不争斗争吵。
何由(hé yóu)的意思:何以,从何处。表示不知道或无法确定事物的来源。
胡为(hú wéi)的意思:指胡乱行动,没有理由或目的。
户牖(hù yǒu)的意思:指房屋的门窗。也用来比喻人的眼睛。
胶漆(jiāo qī)的意思:指人与人之间的亲密关系,像胶水和漆一样牢固。
今人(jīn rén)的意思:指现在的人,也可指当代人。
九原(jiǔ yuán)的意思:指九个原始的草木丛生的地方,也指原始的状态。
剧寇(jù kòu)的意思:剧烈的寇敌,指强大的敌人或强盗。
克己(kè jǐ)的意思:克己指的是战胜自己的欲望和私心,以达到自我约束和自我控制的境界。
可作(kě zuò)的意思:能够胜任某种职务或角色,有才能或本领。
可必(kě bì)的意思:一定会,必定会
寇雠(kòu chóu)的意思:指敌人、仇敌。形容对待敌人的态度和行为。
枯蘖(kū niè)的意思:指树木的干枯的枝条,比喻事物枯萎、失去生机。
论功(lùn gōng)的意思:根据功劳或成就来评价或分配待遇。
乃其(nǎi qí)的意思:表示推测或判断某事物的属性或特征。
排击(pái jī)的意思:排击指的是集体行动,协同一致地攻击、打击目标。
人相(rén xiāng)的意思:指人的相貌或面相。
日月(rì yuè)的意思:指时间的长久或长远,也可表示情感的深厚或事物的永恒。
扫灭(sǎo miè)的意思:彻底消灭,使彻底灭亡
申韩(shēn hán)的意思:指人们在言行举止中聪明机智,善于应对和回应。
斯文(sī wen)的意思:文雅有礼貌,举止得体。
私有(sī yǒu)的意思:指个人或特定群体所独有的,不属于公共领域的。
通蔽(tōng bì)的意思:指能够通行、穿透的东西被遮挡或阻挡住了。也比喻言论、信息受到限制或封锁。
同一(tóng yī)的意思:相同或一致
万物(wàn wù)的意思:指世间的一切事物,包括人、物、事、理等。
未有(wèi yǒu)的意思:从未有过,以前没有过的事情。
未可(wèi kě)的意思:表示不可预测或无法确定的情况
为文(wéi wén)的意思:以文字表达思想和观点
温柔(wēn róu)的意思:温和柔软的性格或态度
文字(wén zì)的意思:指书面语言,也指文字的能力和技巧。
吾道(wú dào)的意思:指自己的道理、原则、信仰等。也表示坚持自己的主张,不受他人影响。
先儒(xiān rú)的意思:指在学问或学术方面比较早出现的人或流派。
相异(xiāng yì)的意思:形容两者之间差别很大,相差很远。
学道(xué dào)的意思:学习道德修养和道德准则。
异同(yì tóng)的意思:指事物之间的不同或相似之处
亦何(yì hé)的意思:也是什么意思,表示对事物的无所谓或不在乎。
伊周(yī zhōu)的意思:指某个人或事物的地位、名望、权势逐渐衰落或消失。
以还(yǐ huán)的意思:以同样的方式回报或回应。
以不(yǐ bù)的意思:以某种情况为例子,对其他情况作出规范或警示。
一归(yī guī)的意思:归还、归宿
真是(zhēn shì)的意思:表示事物的真实性或确实性。
知道(zhī dào)的意思:了解、明白某事物的意义或情况。
自私(zì sī)的意思:形容一个人只顾自己的利益,不顾及他人。
- 注释
- 通蔽:指事物的全面性和局限性。
尤:特别,突出。
排击:攻击,排斥。
自私:只为自己着想。
伊周:伊尹和周公,古代贤臣。
程张俦:程颐、张载,宋代著名理学家。
户牖:门窗,比喻思想或知识的开启。
胶漆:比喻关系紧密,难以分离。
- 翻译
- 学习道理有通达和局限,现代人尤其如此。
温顺和敦厚的品质,如今几乎消失无踪。
高傲的人自比为父亲和老师,攻击他人如同敌人。
真正的道德并非必然,自私的行为令人羞耻。
古人观点各异,怎能再拿起武器对抗。
春风滋润万物,使枯木复苏变得柔和。
自我约束没有增加,如何回归仁爱之道。
古代儒家学者的教诲已陈旧,再多责骂也无法回应。
为何在文字中寻找瑕疵,挖掘过去的疮痍。
我的主张不是申韩之法,感叹陷入其中。
大儒并未理解这些,这样的言论难以被接受。
观察唐朝以来,文风中有伊尹和周公的影子。
他们的言论如同拨云见日,不只是程颐、张载所及。
通往圣贤的道路虽相同,比较功劳究竟谁更优。
门窗虽已打开,人心却难以融合。
如果能回到过去,我想让韩愈和欧几里得复活。
- 鉴赏
这首诗是元好问的《赠答刘御史云卿》,通过对当时社会风气的批评,表达了对儒家道德沦丧的忧虑。诗中指出,今人学习道义时,过于追求个人私利,忽视了温柔敦厚的传统美德,甚至有人以严厉苛刻的态度对待他人,这违背了儒家的仁爱之道。诗人感叹,古人虽然有异同,但至少不会像今人那样自私。他借用春风比喻仁德的传播,强调自我克制和仁爱修养的重要性,批评那些仅停留在文字表面的批评者,指出他们的言论偏离了真正的儒家精神。
诗人进一步指出,尽管唐代以来也有像伊尹、周公这样的大儒,但他们并未完全实践自己的主张,而今人更难以达到他们的高度。他认为,真正的儒家之道并非严酷的法家思想,而是在实践中体现仁爱。最后,诗人表达了对传统儒家价值回归的期待,如果有机会,他愿意追随韩愈、欧阳修等先贤,共同复兴儒家之道。
整首诗通过对比古今,批评时弊,展现出对理想道德的追求和对儒家精神的坚守,体现了元好问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高尚的道德立场。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