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无分别亦无执,虽有千眼两目同。
了知此画非工有,谓灯能见其可哉。
自能说偈不蓄像,眼有见矣灯亦可。
《涟水观音像赞》【宋·释德洪】声音语言形体绝,何以称为光世音。声音语言生灭法,何以又称寂静音。凡有声音语言法,是耳所触非眼境。而此菩萨名观音,是以眼观声音相。声音若能到眼处,则耳能见诸色法。若耳实不可以见,则眼观声是寂灭。见闻既不能分隔,清净宝觉自圆融。以无执故则有光,虽有千臂如两手。以无分别故寂灭,虽有千手如一身。既无分别亦无执,虽有千眼两目同。故称光音寂静音,及观世音三种异。稽首对现妙色身,遍一切处如虚空。妙哉此像非笔画,厌足佛子欣慕心。藕丝铢衣春雾白,覆此随好光明聚。一切众生热恼灭,我手方舍甘露枝。唯佛子因心清净,如水澄澈月清亮。借于画工百巧技,如暗室眼以灯见。了知此画非工有,谓灯能见其可哉。我无此像乃能赞,如眼见物不自见。自能说偈不蓄像,眼有见矣灯亦可。愿持此大解脱门,施众生作无所畏。世世但无碍辩才,称赞观世音功德。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97667c68791b5400110.html
暗室(àn shì)的意思:指秘密、隐蔽的地方或情况。
百巧(bǎi qiǎo)的意思:形容一个人非常聪明,才能出众,能够应付各种复杂的情况。
笔画(bǐ huà)的意思:指汉字的基本构造单位,也可引申为事物的基本特征或构成要素。
辩才(biàn cái)的意思:指辩论能力出众、口才出色,能够巧妙地运用言辞进行辩论和争论。
不能(bù néng)的意思:表示不行、不可以、无法等意思,强调做某事的限制或禁止。
不可(bù kě)的意思:指超出人们的理解和想象,无法用常规思维解释的事物或现象。
称赞(chēng zàn)的意思:对人或事物表达赞美、赞扬的情感或言辞。
称为(chēng wéi)的意思:被给予某种名称或称号。
澄澈(chéng chè)的意思:清澈透明,没有杂质或混浊。
大解(dà jiě)的意思:指排泄尿液或大便。
到眼(dào yǎn)的意思:指事物的程度或情况已经达到了极限或最后阶段。
而此(ér cǐ)的意思:表示事情正好如此,正是如此
凡有(fán yǒu)的意思:指所有的事物都有其存在的道理和价值。
分隔(fēn gé)的意思:分开,隔离
分别(fēn bié)的意思:指离别、分离、分开等意思。
佛子(fó zǐ)的意思:指对世事不争不抢,心境超脱的人。
甘露(gān lù)的意思:甘露指甜美的雨水,比喻对人民的关怀和恩泽。
功德(gōng dé)的意思:指善行、善事所积累的功德。
观音(guān yīn)的意思:观音是佛教中的一位菩萨,也称为“观世音菩萨”,代表着慈悲和智慧。在成语中,观音常常指代善良、慈悲心肠的人。
观世(guān shì)的意思:指人们应该从观察世界中的事物和现象中获取智慧和启示,以便更好地认识和理解世界。
光音(guāng yīn)的意思:指声音洪亮、悦耳动听,有一种磁性的美感。
光明(guāng míng)的意思:指明亮、明亮,也指希望、美好的前景。
何以(hé yǐ)的意思:为什么,怎么,用什么方法
画工(huà gōng)的意思:指绘画技艺高超的人。也用来形容技艺精湛、工作出色的人。
稽首(qǐ shǒu)的意思:低头行礼,表示恭敬或敬意。
寂灭(jì miè)的意思:彻底消失或灭亡
寂静(jì jìng)的意思:形容非常安静,没有声音。
见闻(jiàn wén)的意思:指所见所闻的事物和情况。
解脱(jiě tuō)的意思:摆脱困扰或束缚,获得自由或解脱。
静音(jìng yīn)的意思:保持安静,不发声或不发表意见。
可以(kě yǐ)的意思:表示事物具有某种能力或条件,可以实现某种行为或达到某种目的。
两手(liǎng shǒu)的意思:两手意味着同时使用两种方法或策略,表示全面、周到和灵活的处理问题。
了知(le zhī)的意思:了解、知道
妙色(miào sè)的意思:形容颜色美丽、绚丽多彩。
藕丝(ǒu sī)的意思:比喻关系密切,难以分割的亲密关系。
菩萨(pú sà)的意思:指佛教中的菩萨,也用来形容心地善良、慈悲为怀的人。
清亮(qīng liàng)的意思:明亮清澈。
清净(qīng jìng)的意思:指没有杂乱、喧嚣的状态,宁静、安宁。
热恼(rè nǎo)的意思:指因为事情或情绪而感到烦恼、苦闷。
如一(rú yī)的意思:指行为、态度等一致,毫不动摇。
三种(sān zhǒng)的意思:三种意思或三种方式。
色身(sè shēn)的意思:指人的外貌、容貌。也可指人的身体、肉体。
声音(shēng yīn)的意思:指声音洪亮、响亮。
生作(shēng zuò)的意思:指人生活或工作中的行为表现,特指做事生疏、不熟练或不得法。
生热(shēng rè)的意思:形容事物充满活力,热闹繁荣。
生灭(shēng miè)的意思:生:产生、存在;灭:消失、死亡。表示事物的产生和消亡,生命的循环。
是以(shì yǐ)的意思:因此;所以
世世(shì shì)的意思:世世代代,代表了代际传承和家族延续。
无执(wú zhí)的意思:没有执着,不固执己见
无所(wú suǒ)的意思:没有任何地方
无分(wú fēn)的意思:没有区分或分别
无碍(wú ài)的意思:没有障碍,没有阻碍。
欣慕(xīn mù)的意思:欣赏和敬慕。
形体(xíng tǐ)的意思:指人或事物的外貌、形态。
虚空(xū kōng)的意思:指没有实质内容或没有意义,空无一物。
眼境(yǎn jìng)的意思:指眼界、视野或眼光。
眼见(yǎn jiàn)的意思:亲眼看到的事实或现象。
厌足(yàn zú)的意思:对某种事物感到厌烦,不再感兴趣。
一身(yī shēn)的意思:指一个人身上具备了多种特质或才能。
一切(yī qiè)的意思:表示全部、所有的事物。
音语(yīn yǔ)的意思:
言语。 汉 班固 《白虎通·情性》:“耳能遍内外,通音语。” 宋 彭乘 《墨客挥犀》卷六:“ 叔渊材 好谈兵,晓大乐,通知诸国音语。”
因心(yīn xīn)的意思:因为内心的原因;出于内心的愿望或意愿。
有声(yǒu shēng)的意思:有声指的是有声音,有声有色形容声音宏亮、响亮、生动。
有见(yǒu jiàn)的意思:有见指有眼光、有见识。
语言(yǔ yán)的意思:形容说话无聊、无意义。
圆融(yuán róng)的意思:形容人的性格或事物的性质完美和谐、统一。
众生(zhòng shēng)的意思:指所有的生命,包括人类和其他动物。
铢衣(zhū yī)的意思:指非常贫穷,连衣食都很困难。
诸色(zhū sè)的意思:各种不同的颜色或样式。
自见(zì xiàn)的意思:自己看得见。形容事物显而易见,不需要别人多加说明。
观世音(guān shì yīn)的意思:观世音是佛教中的菩萨,代表慈悲与智慧。
一切众生(yī qiè zhòng shēng)的意思:指所有的生命、所有的人或者众多的生命。
这首《涟水观音像赞》由宋代僧人释德洪创作,通过对观音形象的描绘与赞叹,展现了观音菩萨的慈悲与智慧。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象征手法,将观音的特质与形象寓于自然与生活之中,体现了佛教中对慈悲、智慧、清净与解脱的追求。
首先,诗中提到观音的“声音语言形体绝”,强调了观音的独特之处,不仅在于其声音语言的超凡脱俗,更在于其形象的神秘与不可言喻。接着,通过“光世音”、“寂静音”的对比,揭示了观音的双重属性——既有普照万物的光明,又有深邃的寂静智慧,体现了观音的慈悲与智慧并存。
进一步地,诗中探讨了声音与视觉的关系,提出“声音若能到眼处,则耳能见诸色法”,暗示了观音能够超越感官界限,洞察世间万象。同时,通过“清净宝觉自圆融”表达了观音的内在纯净与宇宙万物的和谐统一。
诗中还描述了观音的多种化身,如“无执”、“无分别”,强调了观音的自由与平等,以及其对世间现象的超然态度。最后,通过“光音寂静音”、“观世音”等称谓,总结了观音的多重特质,并将其与众生的福祉联系起来,表达了观音对众生的关怀与救度。
整首诗在赞美观音的同时,也传达了佛教的核心理念——慈悲为怀、智慧洞察、清净自在、解脱自在,以及对众生的普遍关怀与救度。通过细腻的描绘与深刻的思考,释德洪以诗的形式,展现了观音形象的神圣与广大,以及其对佛教信仰者心灵的启迪与慰藉。
青原生下一角麟,单丁住山须底物。
试垂一□□□□,阿师鈯斧成乾没。
凭栏小立与僧语,浮云卷尽千峰出。
永怀倔强韩退之,南迁正坐讥诃佛。
山云开遮良偶然,自诧精神费诗律。
阎侯爱山得云饶,胜处迟留多记述。
慕韩每每手加额,见诗未读壁先拂。
此公文不数□□,微词天姿含宋屈。
邵阳归去知几里,万顷斜阳渡湘水。
一叶扁舟共看山,伯鸾德耀俱风味。
山中信宿不忍去,班草松间呼不起。
波心月出卧不知,但爱松风吹醉耳。
朝来拾得浩荡春,雪英红雨纷桃李。
大钟横撞山答响,遥知有寺藏层翠。
想见道人出迎客,犀颅戢戢三千指。
王事得从方外乐,佳处迟留固其理。
何当更和宿山诗,要看云泉生逸气。
名都大藩地,英俊蔚如林。
乌靴青衫中,时见阎资钦。
风度若英特,杳然自清深。
借无轩冕意,功名亦相寻。
合是廊庙具,下僚那敢沉。
邮亭款夜语,霜清特携衾。
篝灯伴清对,商略杂古今。
譬如武库开,错粲森球琳。
诗工出奇丽,写物意在琴。
绝如欧阳公,但欠雪满簪。
句法本严甚,颇遭韩柳侵。
愿为匿盆麝,耻作跃炉金。
世无子期耳,广陵谁赏音。
何当学梅福,九江归云岑。
铜梁蟠地角,此日诞英奇。
世路方敧侧,心田自坦夷。
著书扬子宅,讲学仲舒帷。
庠序声名久,朝廷议论推。
受釐才赐对,揽辔便逢时。
谁道儒宫冷,如今使节持。
幸全陈孺社,喜遇紫芝眉。
更祝灵椿寿,惊乌托稳枝。
人生才食顷,何处分好弱。
刑狱即道场,筦库有真乐。
故纸终日翻,毛锥几年阁。
百函无力致,诸公谁说著。
今承学校乏,颇讶名字错。
宿业岂无恋,得冶不敢跃。
骨肉远难俱,囊装贫易缚。
师儒要好手,老大良非脚。
戛尽识羹空,抽穷知茧薄。
后生端所畏,人材若为作。
岂唯嘲孝先,更恐困有若。
行路固知难,得地幸不恶。
柳拖千丈丝,山集五色雀。
绛纱谅无有,苜蓿聊可嚼。
况闻豆积岭,中有不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