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清庙固难睎,急就凡将真下頫。
说礼无徵伤杞宋,崇旧有由敬收吁。
《孔撝约集石鼓残文成诗》【清·姚鼐】在昔成周造西土,日出海隅皆奄抚。同文遂光天子政,异学敢施私智舞。大蒐有礼朝金舄,小雅馀萹镌石鼓。东迁孔子悼《诗》亡,史有阙文吾尚睹。倔兴㬥国尚首功,拨去古文焚一炬。小篆从玆法丞相,《爰历》竞言受车府。援笔且便徒隶才,立政安求周召侣。虽然六体试古文,尚有典刑存一缕。魏晋以后述者稀,科斗仅传逮韩愈。厥后推求钟鼎文,形响猜疑似聋瞽。铭勒谁可迹?梁,真伪奚能知《岣嵝》。独留此鼓见周人,犹似裔孙瞻鼻祖。文士甲癸纷臆决,强定成宣道文武。断文阙义那得知,伟画奇模差可数。一朝联缀使完善,坠玉零珠同贯组。文王清庙固难睎,急就凡将真下頫。乃知翰林有奇智,鍊石星躔如可补。尝疑秦篆一家学,叔重虽精犹异古。言之成理或近凿,有似郢人书烛举。保氏本体益茫昧,后贤傅说时舛午。日在茻中会意草,背私公乃韩非语。岂如石鼓坚可信,乃谚胡为讥厥父。说礼无徵伤杞宋,崇旧有由敬收吁。嗟君好古如食蹠,快读奇字尝如吐。益友多闻求寡昧,家法虚怀铭伛偻。何当再发壁中书,小学源流胜张杜。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16867c67f19da5c0615.html
保氏(bǎo shì)的意思:指因为担心而过度保护,甚至过度依赖,导致被保护者缺乏独立性和自主能力。
本体(běn tǐ)的意思:指事物的本质、实质或根本。
鼻祖(bí zǔ)的意思:指某一事物的创始人或开创者。
拨去(bō qù)的意思:去除、清除
猜疑(cāi yí)的意思:对他人或事物的真实性或可靠性持怀疑态度。
差可(chā kě)的意思:形容差距很小,差不多。
车府(chē fǔ)的意思:指权势显赫的官员家族。
成周(chéng zhōu)的意思:指事情或事物的发展过程达到了最高点或最佳状态。
成理(chéng lǐ)的意思:指事物达到合乎道理、合乎情理的状态或结果。
出海(chū hǎi)的意思:指船只离开港口,驶向大海,也可引申为离开熟悉的环境,踏上未知的领域。
舛午(chuǎn wǔ)的意思:指人的言行举止反常,不合常理。
大蒐(dà sōu)的意思:指一个人或一群人收集、搜集大量的东西。
得知(dé zhī)的意思:获得了某个消息或信息。
典刑(diǎn xíng)的意思:指法律规定的刑罚。
东迁(dōng qiān)的意思:指东方的人民向西方迁移,也可以用来比喻人们的思想、观念、文化等向外地传播。
断文(duàn wén)的意思:指文章或文字的断绝,无法继续下去。
多闻(duō wén)的意思:指一个人善于听取他人的意见和建议,广泛接受各种信息。
非语(fēi yǔ)的意思:非语指言,非常规的表达方式。
岣嵝(gǒu lǒu)的意思:形容山峰陡峭高耸。
古文(gǔ wén)的意思:
◎ 古文 gǔwén
(1) [classical literature]
(2) 上古的文字。泛指甲骨文、金文、籀文和战国时通行于六国的文字
宣王太史 籀箸(今“著”)大篆十五篇,与古或异。—— 汉· 许慎《说文解字·序》
(3) 指秦以前的文献典籍
(4) [prose in the classical literary style]∶五四以前的文言文的统称,一般不包括“骈文”
我们先前的学古文也用同样的方法,教师并不讲解,只要你死读,自己去记住,分析,比较去。——鲁迅《人生识字糊涂始》
(5) [Chinese script before the Qin Dynasty(221-207B.C.)]∶汉朝通行隶书,因此把秦以前的字体叫古文,特指许慎《说文解字》里的古文
寡昧(guǎ mèi)的意思:指言辞、行为含糊不清,不明不白,不清楚。
光天(guāng tiān)的意思:指天空明亮无云的状态,也比喻公正无私的品质。
海隅(hǎi yú)的意思:海边的角落或边缘地带。
翰林(hàn lín)的意思:指官员、文人的集合,也代表学问渊博、才华出众的人群。
韩愈(hán yù)的意思:指才情出众、学识渊博的人。
韩非(hán fēi)的意思:指人心险恶,不可轻信
好古(hào gǔ)的意思:对古代事物或传统价值观念有着浓厚兴趣和追求,崇尚古风古韵。
何当(hé dāng)的意思:何时;什么时候
后贤(hòu xián)的意思:指在古代聪明有智慧、有才德的人。
胡为(hú wéi)的意思:指胡乱行动,没有理由或目的。
会意(huì yì)的意思:指通过联想、比喻等方式,用简洁的语言表达复杂的意思。
急就(jí jiù)的意思:急于做事,迫不及待
家学(jiā xué)的意思:家庭教育的学问,指在家中接受的教育和学习。
家法(jiā fǎ)的意思:指家庭中的法规和家族中的规矩,用以约束家庭成员的行为。
甲癸(jiǎ guǐ)的意思:甲癸是指天地之间的一切事物,泛指一切。
金舄(jīn xì)的意思:指帮助他人的善行。
镌石(juān shí)的意思:用刀在石头上刻字,比喻对事物进行深刻的思考和剖析。
科斗(kē dòu)的意思:形容人们争斗激烈,力量相当。
可信(kě xìn)的意思:指值得相信或可靠的。
孔子(kǒng zǐ)的意思:孔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和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这个成语指的是尊敬孔子和他的思想,也用来形容有学问、有道德的人。
立政(lì zhèng)的意思:指立即实行政策,迅速采取措施。
联缀(lián zhuì)的意思:指事物相互联系、相互依附,形成一种整体的状态或关系。
六体(liù tǐ)的意思:指人体的六个部位,即头、目、耳、口、鼻、手。
聋瞽(lóng gǔ)的意思:形容人耳聋眼瞎,无法听到声音、看到事物,比喻对外界的事物一无所知,缺乏理解能力。
茫昧(máng mèi)的意思:形容事物模糊、不清楚,缺乏明确的界限或概念。
铭勒(míng lè)的意思:铭记并铭刻在心中,不忘记。
那得(nà de)的意思:表示事情不可能实现,无法达到预期结果。
奇字(qí zì)的意思:奇特、特殊、不寻常的字。
强定(qiáng dìng)的意思:坚定不移,毫不动摇
秦篆(qín zhuàn)的意思:指古代秦朝的篆刻艺术。
阙文(quē wén)的意思:指文章或诗歌中缺少文字,内容不完整。
日出(rì chū)的意思:太阳从地平线升起,代表新的一天开始。
丞相(chéng xiàng)的意思:指古代官职,丞相是宰相的别称,为君主辅佐国政的高级官员。也用来比喻辅佐君主的得力助手或重要顾问。
食蹠(shí zhí)的意思:形容人贪吃,食量大。
石星(shí xīng)的意思:指人或事物在某一领域中独树一帜,独具特色。
石鼓(shí gǔ)的意思:指古代的石制乐器,用来表示音乐的美妙和欢乐。
首功(shǒu gōng)的意思:指在某项工作或任务中首先做出重大贡献的功劳。
私智(sī zhì)的意思:指个人的智慧或才能。
虽然(suī rán)的意思:表示尽管有一定的限制或困难,但仍然承认或接受事实。
天子(tiān zǐ)的意思:指君主、皇帝,也用于比喻权力至高无上的人。
同文(tóng wén)的意思:指同一篇文章或同一段文字,可以被不同的人理解为相同的意思。
同贯(tóng guàn)的意思:指同样的事物连续出现或持续存在。
徒隶(tú lì)的意思:指没有实际权力和地位,只是名义上的官职或职位。
推求(tuī qiú)的意思:通过推理和推断来得出结论。
完善(wán shàn)的意思:完善指事物达到完整、完备、无缺陷的状态,也可以指修正、改进,使事物更加完美。
文武(wén wǔ)的意思:文指文化,武指武力。文武表示文化与武力并重,既强调学问修养,又注重武艺技能。
文士(wén shì)的意思:指文学修养高深、才华出众的人。
无徵(wú zhēng)的意思:没有踪迹或线索。
西土(xī tǔ)的意思:西土指的是西方的国家或地区。
小篆(xiǎo zhuàn)的意思:指非常小的篆刻字体,也用来比喻非常狭小的空间或范围。
小雅(xiǎo yǎ)的意思:小雅指的是小而雅致的风格或风度,形容人或事物的文雅、精致。
小学(xiǎo xué)的意思:小学是指学龄前儿童接受正规教育的起点,也指学习基础知识的阶段。
星躔(xīng chán)的意思:指星星闪烁、亮光闪耀的样子。
形响(xíng xiǎng)的意思:指外表或形象所引起的声响或反响。
虚怀(xū huái)的意思:指心胸开阔、谦虚谨慎的态度。
宣道(xuān dào)的意思:公开宣扬道义,传播真理和道德准则。
臆决(yì jué)的意思:主观臆断而下定决策。
疑似(yí sì)的意思:指某种情况或现象看起来像是某种状态或事物,但还需要进一步确认或证实。
裔孙(yì sūn)的意思:指后代,子孙。
益友(yì yǒu)的意思:益友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其中“益”指的是有益的、有帮助的,“友”指的是朋友。益友的基本含义是指有益的朋友,即对自己有帮助、有益处的朋友。
异学(yì xué)的意思:
(1).指异教。《<百喻经>序》:“是时会中有异学梵志五百人俱。”
(2).指异教徒。《法苑珠林》卷十九:“ 大迦叶 所选得千人……知皆能论议,降伏异学。”
(3).旧指儒家以外的其他学派、学说。 宋 王安石 《答曾子固书》:“ 扬雄 虽为不好非圣人之书,然而 墨 、 晏 、 邹 、 庄 、 申 、 韩 ,亦何所不读?彼致其知而后读,以有所去取,故异学不能乱也。” 宋 陆游 《书房杂咏》之一:“异学方攘斥,浮文亦扫除。” 清 刘大櫆 《祭尹少宰文》:“醇儒不作,异学披猖,杂揉老佛,入阴出阳。”
以后(yǐ hòu)的意思:表示时间上的将来,也可以表示在某种情况之后。
一家(yī jiā)的意思:指整个家庭,也可指一个行业或组织的全部成员。
一朝(yī zhāo)的意思:指短短的一段时间,通常用来表示某种情况或状态的转变。
郢人(yǐng rén)的意思:指被人误会或冤枉的人。
有似(yǒu sì)的意思:相似、类似
有奇(yǒu jī)的意思:指有特殊的才能或能力,与众不同。
伛偻(yǔ lǚ)的意思:形容身体弯曲,驼背的样子。
源流(yuán liú)的意思:
◎ 源流 yuánliú
(1) [origin and development] 水的本源和支流
顺涧爬山,直到源流之处。——《西游记》
(2) ;借指事物的起源和发展
料应必遇知音者,说破源流万法通。——《西游记》
援笔(yuán bǐ)的意思:指为别人代笔或代书,帮助他人完成文章或书信。
在昔(zài xī)的意思:在过去的时候,以前
真伪(zhēn wěi)的意思:真实与虚假之间的区别,真实与假冒之间的对比
钟鼎(zhōng dǐng)的意思:指权力和地位稳固、威望盛大的象征。
中书(zhōng shū)的意思:指被任命为官员的人,也指官吏。
中会(zhōng huì)的意思:指中途会合或中途相遇。
周召(zhōu zhào)的意思:周召是一个四字成语,意为周围的人都向他召集过来,形容一个人的声望很高,有很大的号召力。
壁中书(bì zhōng shū)的意思:指隐藏在墙壁内的书籍,比喻隐秘的知识或智慧。
钟鼎文(zhōng dǐng wén)的意思:形容文章或书画的内容深奥丰富,有很高的艺术和学术价值。
言之成理(yán zhī chéng lǐ)的意思:指言辞合乎逻辑,说话有理有据。
这首诗由清代诗人姚鼐所作,名为《孔撝约集石鼓残文成诗》,是对古代石鼓文的鉴赏与解读。石鼓文是中国最早的石刻文字之一,刻于周宣王时期,共十鼓,现存八鼓,是研究先秦文字的重要资料。
诗中首先回顾了石鼓文的历史背景,从周成王时期开始,至周宣王时期完成,日出海隅皆被抚治,体现了周朝的强大与统一。接着,诗人指出石鼓文的书写风格与当时的社会文化紧密相关,既有大蒐礼的庄重,又有小雅余篇的雅致,反映了周朝的礼乐文明。
然而,随着东迁与孔子悼《诗》的事件,石鼓文的传承出现了断层。秦始皇焚书坑儒,使得古文遭受破坏,但小篆法度得以传承,如丞相李斯所创。尽管如此,石鼓文的原貌仍难以完全复原,后世对石鼓文的研究充满了猜测与争议。
诗中提到魏晋以后,石鼓文的述录逐渐稀少,仅韩愈等少数学者有所涉猎。后来,人们通过研究钟鼎文来推测石鼓文的形制,但因缺乏直接证据,只能依靠想象和猜测。直到宋代,石鼓文的真伪问题仍未得到明确解答。
最后,诗人表达了对石鼓文价值的肯定,认为其作为历史的见证,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同时,也对后世学者在解读石鼓文时的困难表示同情,并期待未来能够有更多的发现,揭示石鼓文的完整面貌。整首诗不仅展现了对石鼓文的深刻理解,也体现了对古代文化的尊重与热爱。